東北網10月27日訊 哈爾濱市環衛收垃圾慣行的做法是『黎明作業』,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垃圾車前腳剛走,居民及物業又開始向垃圾點投放垃圾,導致垃圾點及周邊從早到晚都是臭氣熏天的。有關人士建議,能否像北京、沈陽等城市那樣實行『限時倒垃圾』的措施,可有效改善這樣的局面。
26日,道裡區工廠街101號附近一家飯店的老板告訴記者,環衛部門為了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在門洞處設置了垃圾投放點,每天一大早環衛就將垃圾全部收走並清理乾淨。但一些商家及居民想什麼時候倒垃圾就什麼時候倒,所以這裡從早到晚垃圾不斷,一到夏天臭氣熏人,窗戶都不敢開。『總是這樣,這裡的環境能好嗎?』
香坊區香坊法院後身的花圃小區的物業每天都會按時收垃圾,但仍未改變居民長時間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總是將自家隨時產生的垃圾隨時投到垃圾箱中。原來,環衛車輛和人員每天固定在7時之前拉運小區居民產生的垃圾,物業人員在6時30分之前會將各家各戶擺放在居民樓道內的袋裝垃圾統一收集後運至垃圾收集間。但一些居民在環衛完成作業後,還會把生活垃圾陸續扔到垃圾間外,使得髒臭的垃圾要在露天擺放20多個小時。
對此,哈爾濱市環衛辦相關人士表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規矩先行,纔能逐漸讓市民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哈爾濱也能像北京、沈陽等城市那樣實行『限時倒垃圾』,改在晚上倒垃圾,不僅有利於環衛對垃圾的收運作業,而且對居民身邊環境的改善也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鏈|接|
2006年,沈陽市文明辦、城管局和行政執法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城市垃圾收集管理和清運工作的通告》,其中規定早5時30分至8時,晚7時至9時,沈陽市民必須在這兩個時間段內倒垃圾,違者罰款20元-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