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 廠辦大集體改革的確很復雜。改革試點已經進行兩年多:很低調地啟動,一直不事張揚地推進。有人說,這主要緣自於廠辦大集體改革是一塊燙手的山芋。省有關部門面對這樣的巨大壓力:廠辦大集體情況復雜,改制難度很大。大集體職工也有這樣的感觸:這些年,我們就像沒娘的孩子。
盡管困難重重,這卻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全省廠辦大集體改革涉及逾百萬人員,牽系著百餘萬家庭的幸福。廠辦大集體職工能否妥善安置,直接關系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正像省國資委負責此項工作的同志說得那樣,雖然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先例,但國家有政策、省委省政府有決心、職工群眾有訴求有願望,我們必須義無反顧地探索前進。
繼國企3年改革攻堅後,廠辦大集體改革堪稱『體制攻堅最後一塊硬骨頭』。
溫暖『被遺忘的角落』黑龍江省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
廠辦大集體從何而來?
廠辦大集體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識青年大批返城。為了安置知識青年以及國有企業職工子女就業,一些主辦企業出資,成立了依附於主體企業的配套廠、附屬廠,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長期以來,廠辦大集體依托主體企業生存。進入市場經濟以來,多數主體企業風光不再,廠辦大集體便成為『無源之水』,日子越過越艱難。
資料片。記者蘇強攝
從誕生的那天起,廠辦大集體就給自己埋下了諸多隱懮。這些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根』在於產權歸屬不清晰。由此而來的是,廠辦大集體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很弱,絕大部分長期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由於廠辦大集體長期依附於主辦企業,人員、資產、債務等方面與其主辦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多數企業缺乏獨立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企業職工待遇較低,缺乏社會保障,大部分人員滯留社會,已經成為深化國企改革和加快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難點和焦點。
這個問題已經到了躲不開、繞不過、非解決不可的程度。國務院決定在東北地區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廠辦大集體企業職工盼望已久的大事。2005年11月6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批復》文件正式印發,對於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企業的改革方式、資產和債權債務處理、職工安置和勞動關系處理、社會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的指導性文件,也是解決廠辦大集體改革問題的重要政策依據。
廠辦大集體企業在經歷了漫長冬季之後,終於迎來了春的訊息。哈爾濱市作為黑龍江省廠辦大集體改革的首批試點城市,將利用3年時間(2007年~2009年)完成改革。今年底,具備條件的企業即將基本完成改革任務。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哈爾濱市將如何突出重圍,做出示范和表率呢?
巨額改制成本,誰來埋單?
巨額改革成本怎樣籌集,誰來埋單,是此次改革的中心環節。對於廠辦大集體改革的難度,省國資委的同志深有感觸。他們說出了一大堆難題:改革成本嚴重不足,經濟補償金自籌部分難以落實,『三無』企業問題突出,企業欠繳保險費數額巨大,企業無力承擔內欠,改制後退休人員的處理問題等。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如此千頭萬緒,頗有點兒『剪不斷、理還亂』的味道。
錢雲是哈市一家廠辦大集體的職工。她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10餘年了。盡管已經習慣了邊緣化的日子,但企業拖欠的近2萬元工資,她卻無法忘記。『10多年前的2萬塊錢,不是小錢呀!』
在眾多廠辦大集體職工中,錢雲的情況和其他職工並無兩樣。據初步統計,全省廠辦大集體改革成本缺口巨大,其中包括拖欠職工工資、集資款、欠繳社保費等眾多名目。錢從哪裡來?這是改革攻堅的難點。
省國資委有關人士說,廠辦大集體改革的經濟補償金,由國家和省級財政、主辦企業三方共同承擔。除國家和省財政支付外,其他由企業自籌。也就是說,『中央補助一塊,地方財政配套一塊,主辦企業籌集一塊,集體企業出讓一塊』。從哈爾濱市的情況看,中央財政和哈爾濱市財政的經濟補償金已經到位。企業自籌部分是突破巨額改革成本難題的關鍵所在。
處置資產實行『陽光操作』
怎樣處置廠辦大集體遺留下來的資產,也成為這場改革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砝碼。因為企業自籌資金,更多地是依靠處置企業資產來完成。
據哈爾濱市國資委負責這項工作的同志介紹,哈市廠辦大集體80%以上已經停產,企業停產最多20年,少的也達10年之久。情況錯綜復雜,在進行資產處置時,必須嚴格依據政策妥善處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於改制單位的財務、資產、債務、所有者權益進行認真、全面、實事求是地核對和清理,努力做到家底清晰、賬物相符,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資產狀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資產歸屬確認上,按照《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具體規定,努力做到『尊重歷史、甄別歸屬、公開透明、規范程序』,妥善處理好集體企業使用、佔用的主辦國有企業的資產、土地等問題。
市國資委有關人士說,廠辦大集體改革要比國企改革做得還要細致,還要透明。為此,哈爾濱市組建了由有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機構,運用產權交易中心先進的信息網絡設備,建立了公開、透明的操作平臺。采取整體或部分產權出售、股權轉讓等改革方式的企業,資產處置必須在指定的產權交易機構掛牌交易;采取其他改革方式的企業,也必須在產權交易機構辦理產權交割手續。『在陽光下操作』使這項令人棘手的工作更加嚴格規范,有章可循,一些突出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人為本創新改革
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從試點至今,已有近兩年的時間。省國資委有關人士說,由於政策透明,操作規范,依法合規,廠辦大集體改革算是順風順水。
記者在省國資委發現,負責此項工作的同志桌面上放著厚厚的本夾,裡面夾著有關廠辦大集體改革的10餘個專項政策和20多個配套文件。這是中央政策在黑龍江省廠辦大集體改革的具體化,凝聚著改革組織者和推進者的心血,是改革目標、改制標准和行動指南。
為達到改革預期目標,省國資委主要領導在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動員大會上一再強調,『廠辦大集體改革在政策上要嚴格執行,堅決杜絕老問題解決了,又引發新的矛盾。決不能讓今天的改革為明天的發展留下隱患。一定讓廠辦大集體職工共享改革成果。』
為順利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省國資委暨哈市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議。在一次協調例會中,現場解決了40多個改革推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職工權益無小事。在改革推進中,改制方案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凡涉及職工安置方案和用於安置職工的資產處置事項,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認真做好職工經濟補償金計算,核准職工自然狀況,分清類別界限,對准政策條款,做到准確無誤,確保將有關政策落實到每名職工身上……如此紛繁復雜的事項,需要一件件去落實。
據他講,哈爾濱市已將廠辦大集體改革的成效納入各級政府的考核目標,要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來共同推進這場改革。國資、勞動、財政、公安、信訪、工會、民政等部門齊上陣,互相配合,協同作戰。目前,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起步良好,平穩有序,進展順利。
前不久,國家國資委、財政部、勞動部三部委來黑龍江省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專題調研時,對黑龍江省廠辦大集體改革做法和成效給予高度評價:『操作規范,積極穩妥,謹慎創新』。這既是肯定,又是激勵,更是鞭策。
改制現生機。記者杜懷宇攝
國家實施廠辦大集體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地區廣大職工群眾的政治關懷;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是廠辦大集體改革加快推進的戰略支點;運用改革創新辦法解決廠辦大集體改革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是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嚴格標准,規范程序,合法合規,讓職工群眾惠及改革發展成果,是廠辦大集體改革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基礎。
這些積極的探索,使我們有理由相信:黑龍江省廠辦大集體這塊硬骨頭,一定能啃得乾乾淨淨。
相關鏈接
哈市廠辦大集體改革總體上分為啟動、實施和總結3個階段。
啟動改革階段
建立領導體系和工作推進體系,建立和完善政策體系,進行組織動員和工作部署,組織政策法規學習和培訓,組織企業做好基礎性工作。
全面實施階段
做好企業經濟補償金籌措工作,審批企業改制或清算方案,做好企業改制或清算方案具體實施工作。具體包括廠辦大集體職工的安置工作,企業資產(股權)處置工作等。
總結評估階段
按照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標,對全市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整體評估。
哈爾濱創造四種方式改革『大集體』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政府把廠辦大集體改革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推進。截至8月中旬,在自願申報參加改革的723戶哈爾濱市屬廠辦大集體企業中,已完成企業范圍界定505戶,佔申報改革企業總數的70%,為基本完成全年改革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
在完成改革范圍界定的企業中,企業主管部門根據企業資產質量、經營狀況和職工人員等情況,因企制宜,分類推進。其中,采取重組改制7戶,佔1.4%;采取分立改制12戶,佔2.4%;采取產權出售1戶,佔0.25%;采取清算解散485戶,佔96%。
重組改制方式
對於資產質量較好、生產經營正常的廠辦大集體企業,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進行資產重組,將其改制為產權清晰、面向市場、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法人經濟實體,促進企業發展。哈爾濱市精密特種軸承廠系哈軸集團出資興辦的廠辦大集體企業,職工自願申請參加此次廠辦大集體改革,經主辦企業同意,主管部門批准,通過重組改制,脫離主辦企業,利用新機制、新體制、新制度,促進企業自行生存發展。
分立改制方式
對於生產經營基本正常的廠辦大集體企業,依據國家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政策,直接脫離母體,面向社會吸納經營者、技術骨乾、職工和社會資本,他辦股份合作制企業。哈爾濱拖拉機廠於1966年出資興辦了哈爾濱市龍建翻斗車廠。由於體制影響,企業生產不景氣。擬通過此次改革,采取分立改制形式,組建股份制企業,預計年底前完成整體改制工作。
產權出售方式
對於生產規模較小、資產及債務比較清晰的廠辦大集體,在妥善安置職工和處理債務的基礎上,通過職工收購組建股份制或面向社會拍賣等方式進行出售。哈爾濱第九磚廠為道外區屬廠辦大集體。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609%,職工全部下崗,經道外區批准擬采取整體出售的方式,籌措改制資金妥善解決職工安置,穩定地推進整體改革工作。
清算解散方式
對於不具備改制重組或長期停產、虧損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廠辦大集體,在妥善安置職工的前提下,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財產清算,企業解散或依法破產。哈爾濱肉類聯合加工廠勞動服務公司是市屬下放企業,目前已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通過清算解散的方式,參與此次廠辦大集體改革。目前該企業已進入職工安置階段,261名下崗職工將得到妥善安置,各項改革工作正在有序地推進。近期將完成全部改革工作,成為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以來第二個完成整體改革的企業。
黑龍江省7852戶企業等待改革
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黑龍江省首批廠辦大集體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中、省直在哈廠辦大集體改革已全面展開。
廠辦大集體改革是繼黑龍江省新一輪地方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後又一場體制改革攻堅戰。截止到2005年年末,除鐵路、農墾和森工系統外,黑龍江省行政區劃內目前共有廠辦大集體企業總計7852戶,職工總數106.3萬人。改革成本巨大,任務艱巨,推進艱難。按照《國務院關於同意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批復》精神,黑龍江省決定在哈爾濱市轄區范圍內國有企業及首鋼慶華工具廠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截至目前,省生物制品一廠勞服公司已與職工解除了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全部發放到位。260戶廠辦大集體企業完成改革范圍界定,哈軸集團等238戶廠辦大集體企業完成清產核資工作,87戶集體企業進行了資產評估,65戶企業完成了清算審計。慶華工具廠廠辦大集體絕大部分職工已領取了經濟補償金,6000餘名集體職工解除了勞動關系。
哈爾濱試點起步良好
為了統一組織協調,積極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黑龍江省成立了專門的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高層組織領導與協調監管機構。省試點辦組織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試點辦公室制定了《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實施意見》和《省國資委出資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方案》等40餘個政策性文件和配套政策。哈爾濱市組建了由有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機構,運用產權交易中心先進的信息網絡設備,建立了公開、透明的操作平臺。黑龍江省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起步良好、平穩有序、進展順利。
哈爾濱確定經濟補償金辦法
企業自身解決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按照《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工作實施意見》,廠辦大集體改制、清算解散或依法破產的,解除在職職工勞動關系所需經濟補償金,應以企業自身解決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1、廠辦大集體企業用淨資產支付在職集體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淨資產如有剩餘,經與主辦企業協商,剩餘部分可轉為主辦企業持有改制企業的股權,也可在主辦企業及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向改制企業員工或外部投資者出售,收益歸主辦企業所有;廠辦大集體淨資產不足以支付在職集體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差額部分由主辦企業和中央、省、市及區、縣(市)財政按企業隸屬關系分別承擔。
2、市屬企業興辦的廠辦大集體,中央財政補助30%,市財政補助最高不超過30%,其餘部分原則上與主辦企業協商確定;中央下放到哈市的煤炭、有色金屬和軍工企業興辦的廠辦大集體企業,中央財政將根據企業效益等具體情況確定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