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明沈公路任民至安達段通車 根治寒冷地區路面通病
2008-10-29 10:38: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曉光 陳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9日訊 通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力攻堅,黑龍江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重點工程之一——明沈公路任民至安達段日前通過驗收交工通車。通過精細化管理、精心選擇合理級配、增強瀝青混凝土粘性,根治了寒冷地區黑色路面通病,實現了無坑槽、無車轍、無橋頭跳車的標准。

  安達至任民鎮公路是國道明水至沈陽公路的組成部分,被稱為『奶鄉經濟大動脈』,建設裡程33.696公裡,全線采用平原微丘區一級公路一幅(左半幅)標准。橋涵頭跳車是公路建設的質量通病,據該項目的指揮王牧介紹,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指揮部通過采取地基處理、填築透水材料、臺背定尺劃線、大小型振動壓實機具結合碾壓夯實等措施控制病害,還在橋涵頭增加6%水穩沙礫補強層解決橋頭跳車問題,橋頭高填方路段填築粉煤灰解決工後沈降和工期問題。

  為了保證公路的內在質量和設計使用年限,指揮部全力攻堅路面抗車轍性能,特聘請哈工大交通學院李曉民博士進行施工全程技術服務。指揮部根據明沈公路任民至安達段所處地區冬冷夏熱,年溫差大,年降雨量少的氣候條件,綜合路面結構層的性能,精心選擇合理級配,指揮部和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研究出寒冷地區黑色路面級配,拿出數據後,根據級配的要求進行備料。為此,指揮部要求每家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都配備一臺燃燒爐,隨時檢測級配情況和瀝青用量。這些做法為寒冷地區探索新的路面結構積累了寶貴經驗。

  為了讓改性瀝青表現出優良的抗高溫性和耐久性,他們反復調整改良劑劑量,調制出的SBS類改性瀝青通過小平板車轍試驗,抗車轍能力達到7000次以上。針對粘土施工,指揮部提出了新的施工工藝,從而保證了粘土施工的質量。他們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優良,創造了黑龍江省築路史上粘土施工的最好紀錄。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