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溺愛演變成家庭暴力 七旬老人手刃親子
2008-10-30 15:31:2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洋 宋雪梅 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0日訊 事件回放

  出人意料的殺子血案

  如果說,胡斌持刀追殺親爹的行為是點燃悲劇的『引信』。那麼,胡昆老人長期隱忍兒子的打罵和拳腳也許就是這場血案發生的根本原因。

  胡昆老人所居住的平房,位於道外區一處人口比較密集的棚戶區。在這個尚未動遷的棚戶區裡,大部分居民都是居住數十年的『坐地戶』,鄰裡之間至今保持著純朴、深厚的情誼。『老胡家』發生的這起血案,街頭巷尾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要不是被那個「不孝子」逼得沒了活路,老胡哪能走到今天這步。』鄰居焦大爺的一句話飽含憤慨和同情,它似乎也道出了鄰居們的心聲……

  已經退休的社區主任湯大媽與胡昆老人家做了近40年鄰居,對胡家的事可謂『了如指掌』。湯大媽告訴記者,胡昆老人有倆兒倆女,可謂是『兒女雙全』。在這片棚戶區,老人的勤懇能乾是出了名的。為養活四個兒女,老人和老伴兒一生勤懇,耗盡畢生心血將子女們拉扯長大。平日裡,老人和鄰裡相處和睦,即使有點小摩擦也從來不跟人家『紅臉』。就是這樣一個眾人眼中一輩子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好人』,誰都沒有料到他會對兒子下手……

  從去年5月29日至今的500餘個日夜裡,75歲的胡昆(化名)老人一直在努力將小兒子胡斌的一切埋進內心深處。在這位老父親的心中,一年多前那幅驚心動魄的畫面令他難以釋懷:夜深人靜,在外躲藏蹲守了幾個小時的他跌跌撞撞地推開了倉房的木門,找出那把生鏽的鐵斧,砍向自小被他偏愛的兒子……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反抗,兒子就在睡夢中永遠地平靜了。

  老人知道,兒子再不會醒來罵他,再不會醉酒後對他施以拳腳了,再也不會擾鄰不安,整個巷子安穩了……那一瞬間,沒有淚水,也沒有悲傷。老人清楚地知道,他的一生也隨之不再有安樂了———

  這是去年發生在道外區一棟平房裡的一幕,年逾古稀的老人親手收回了兒子的生命,將兒子送離了由他所帶來的這個世界。撥開覆在這幕家庭悲劇上的重重迷霧,我們纔恍然發現,在這場父與子的生命博弈中,從對孩子的溺愛開始到鐵斧落下,這幕家庭悲劇裡沒有贏家……

  父子之間的親情『拉鋸』

  盡管在他人眼中,胡斌是個『忤逆不孝』的兒子,然而在老人心中,父子血緣親情就不該索求回報:胡斌因盜竊被工廠開除後,全家舉債湊錢支持他買出租車;胡斌欠下外債無力償還,老人掏出了自己的養老金存折;胡斌霸道地騷擾鄰裡,年逾七旬的老人親自登門向人彎腰致歉;即使胡斌多次向老人揮出拳頭,這位七旬老人選擇的依然是忍耐……

 

  2006年夏,老人被兒子胡斌持刀砍傷,傷口縫合了9針。這一次,刀砍在老人身上,痛在老人的心裡。當民警將胡斌拘留時,幫兒子擔負了多年『包袱』的老人這次沒替兒子說話。然而一周之後,老人就擔心得坐不住了:小懲大戒應該已經奏效,不能讓兒子再在裡面吃苦了……難以割捨的血脈親情在這次的情感拉鋸中再度佔據上風———老人裹著紗布強忍疼痛到派出所為兒子求情:放了他吧,父子間沒有隔夜的仇……


 

  然而被釋放的胡斌卻沒有被老父一次次的『委曲求全』所感化。就在血案發生的一周前,老人再度被胡斌打得口鼻流血。也許,就是那一次,長期支橕老人隱忍的親情橫梁出現了難以修補的裂痕。最終,在一周後的深夜裡徹底垮塌,再也無法修復……

  去年5月29日,居住在道外平房家中的胡昆老人遭到小兒子胡斌(化名)的『追殺』。事情源於當天下午,年近40歲的胡斌從上午10點開始喝酒直喝到下午。當醉醺醺的胡斌走出家門時與鄰居老太太發生衝突,企圖動手毆打老人。父親胡昆看到後連忙上前制止兒子,『酒後撒潑』的胡斌轉而將怒氣撒在了老父親身上。他衝回家拿出一把菜刀到處追打父親,叫囂著要砍死老人。老人無奈在外躲藏至天黑,一直不敢回家。當晚22時許,胡昆老人悄悄回到家中,見兒子胡斌已經熟睡,想到兒子白天及平時的所作所為,老人顫抖著雙手舉起了斧頭……

  第二天一早,胡昆老人在女兒的陪伴下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聽聞胡斌被老人砍死的消息,鄰居們自發組織起來,上百名鄰裡聯名為老人『求情』,證實老人的兒子胡斌經常對老人實施家庭暴力。道外區人民法院經過多方考慮,最終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老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溺愛演變成家庭暴力

  通過鄰居們的描述,我們仿佛看到了胡斌的成長軌跡:胡斌是家中的『老小』,全家人對他幾乎都是有求必應。然而『不是讀書料』的胡斌卻極早地輟學了,十幾歲時他就學會了喝酒,捨不得打罵他的父母越來越『管』不了他了。長大成人後,胡斌不但不努力工作贍養父母,反而將手伸向了高齡父母的錢包。原本還算小康的胡家,經過胡斌多年來的『折騰』不可避免地潦倒了。嗜酒成性的胡斌脾氣越來越暴躁,喝酒後稍不順心就四處找碴兒,鄰居、家人都是他打罵的對象,只有胡昆和老伴兒一直忍受著兒子的『臭脾氣』。幾年前,胡斌的媳婦跟他離了婚,留下年幼的兒子。胡斌的脾氣更加暴躁,動不動就對鄰居『動手』,鄰居們都因懼怕而躲著他。

  湯主任告訴記者,在鄰居們口中『耍賴撒潑』的胡斌對親生父母沒有手下留情。『老頭兒』為了填補胡斌的外債並撫養孫子,起早賣過『牛下水』、走街串巷換過煤氣罐。一分分攢起的辛苦錢全都填給了這個『敗家子』。即使是這樣,胡斌仍然沒『放過』老人,多次向老父揮起了拳頭,但老人卻從不對兒子『還手』。很多鄰居都不明白,老人一直是在堅持什麼……

  古稀老人難以承受之痛

  老人的其他子女告訴記者,悲劇發生後,老人再也承受不住長久以來的壓抑和痛苦,在強烈的自責和悔恨中,原本病弱的身體一下就『垮了』。在最初的那段日子裡,老人神情恍惚,夜不能寐,常常睜著雙眼到天亮。兒女們雖然多方勸慰,但老人卻把所有的事憋在心裡,不肯向家人吐露半句。直到家人提到弟弟年幼的孩子的撫養問題,老人纔逐漸恢復了對生命的渴望。

  中秋節前夕,記者幾經輾轉在道外區團結派出所裡見到了胡昆老人。在民警們熟悉而又尊重的招呼聲中,一名身材高大結實、打扮乾淨利落的老人緩步走進屋內。如果不是花白的頭發和遲緩蹣跚的步履,很難讓人相信老人已經75歲高齡。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家常』閑談,一個以家庭為重、負有責任感的傳統老人形象在記者面前清晰起來。盡管老人有意回避胡斌的話題,但難以扯斷的血緣親情使得『閑話』中總會帶出胡斌的影子,每當話語中涉及胡斌,老人的眼神中透出的仍是痛苦和壓抑。

  『虎毒還不食子哪,更何況是有血有肉的人。不管咋說畢竟是我的親生兒子啊!』那一句長嘆,早已透露出老人內心深處的悔恨和痛苦。的確,血濃於水的父子親情始終難以磨滅,血泊中的那一幕早已成為老人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傷痛……

  采訪中老人曾說過:現在的他,就是為年幼的孫子而活著。說是愧疚也好,贖罪也罷。我們堅信,這不僅是老人對家人的一種承諾,更是對逝者的深切寄托……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