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訊 78歲的王大爺半年前被查出肺癌,但輾轉於幾家醫院求治,都被醫生以年齡大為借口婉轉的拒絕了。據統計,目前大約有5%左右的老年腫瘤患者,都曾有過就醫遭拒絕的求醫經歷,這是記者昨日從召開的省老年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上獲悉的。
家住五常市的王老漢患有多年的心髒病,半年前又被查出得了肺癌。家人帶著他先後跑了四家醫院,但醫生在檢查了解情況之後,認為王大爺也就有半年的生存期,無一例外地建議,『沒有什麼治療價值了,回去慢慢養著吧』。不甘心的家人帶著他來到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醫生接治了這位老人,並為其制訂了治療方案,幾個療程下來,老人的腫瘤縮小了不少。醫生說,按照這樣的治療,老人至少還可生存兩年半的時間。
據了解,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四年來收治的60歲以上惡性腫瘤患者,佔全院住院病人的33.49%,其中有5%的老年腫瘤患者都有過求醫遭拒的經歷。許多人認為,歲數太大了,沒有什麼治療意義,使得許多高齡的腫瘤患者只能在家挨日子。據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吳瑾教授介紹,目前惡性腫瘤是60?70歲年齡段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就大多數腫瘤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腫瘤的危險性也增加,年齡本身已經成為惡性腫瘤發生的最大因素。我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80萬,佔全省人口總數的10.15%,老年腫瘤的高發已不容忽視。
吳瑾教授說,老年人之所以會成為腫瘤治療上的問題,合並癥是很大的一個因素。年齡在65至74歲的老年人,最常見的合並癥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約半數以上患有關節炎、33%伴有背痛、32%視覺障礙、28%伴有呼吸困難等癥狀,都會不同程度影響治療方案的選擇。
專家呼吁,老年腫瘤患者同樣享有就醫的權利。在治療前須通過對其個體活動能力、合並疾病狀態、認知能力、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營養狀態、既往疾病史等進行綜合評價,再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疾病特點和藥代動力學的特征,科學合理制訂治療方案,同樣可以取得預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