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黑河市對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工業園區和大項目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物耗,推進清潔生產,打造綠色工業園區。
在園區發展建設中,他們提出『寧可速度放慢些,利稅減少一些,也不要污染的GDP』。2004年以來,黑河市五秀山俄電加工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對俄專屬供電區,相繼從省外吸引8家企業入駐,成為我省重要的新興材料生產加工基地,目前已具備年產10萬噸金屬硅、1000噸碳化硼的生產規模。今年1?9月,黑河市五秀山俄電加工區粉塵排放量減少16052.7噸,萬元GDP綜合能耗降至1.429噸標准煤,同比降低4.1%,實現連續3年降低4%以上,被省環保局批准為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試點。
去年6月,針對有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導致煙塵污染得不到妥善處理的狀況,邊境經濟合作區對污染嚴重、整改又達不到效果的6家企業實施停產整治,直至環保部門審驗合格、出具證明後纔恢復生產。園區內各企業在全部安裝環保設施的基礎上,相繼追加投資進行了冶煉爐改造和煙塵治理,投入環保資金累計達5000萬元左右。經過近兩個月的施工,各企業陸續完成改造整治,粉塵排放達到國家標准,由加裝前的每天58.367噸,減少到2.117噸,治理效率達96%,園區煙塵污染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當年,園區企業減少粉塵排放8540噸,萬元GDP綜合能耗降至1.49噸標准煤,同比降低4.5%。
今年,合作區共投資3000多萬元改造了1萬千伏安以下的金屬硅冶煉爐5臺,降低能耗5%左右。支持企業采取新技術、新設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園區企業合盛硅業投資近500萬元引進新技術和工藝,將4臺12600千伏安冶煉爐改造成旋轉爐,降耗效果明顯,經初步測算,每噸金屬硅降低能耗8%左右。同時,合作區組織勞動部門和企業加大對職工節能減排技能方面的培訓,今年已舉辦培訓班6次,累計培訓職工980人次,進一步增強了企業職工節能減排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