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年10月11日22時左右
地點:哈爾濱南崗區糖果酒吧
人物:五名男青年和六名下班後的便裝警察
事件:口角——衝突——毆斗
結果:男青年林松嶺死亡
『要不是涉及警察,這就是治安案件致人死亡,很普通的案子。』哈爾濱市公安局宣傳處副處長於國輝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死者林松嶺的父親林吉利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一定要討還個公道。』
當事警察齊新的父親齊國泉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家長都沒在場,憑錄像和一些只言片語,不能說明什麼。我們相信組織,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我們的孩子。』
致命的遭遇
10月11日,距林松嶺的同學車亮的生日還差幾天,車亮給朋友打電話,『覺得大家都有時間,決定晚上聚一下。』後來選定南崗區和興路上的一家飯店,『林松嶺沒喝多少酒』,席間有人來去,剩下的七人當中有人覺得意猶未盡,提議去酒吧。至於為什麼選擇糖果酒吧,車亮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一年前去過一次,感覺那裡挺實惠。』
於是車亮駕駛同學楊森父親的一輛本田車,載著林松嶺與其中一位女孩,先行前往位於南崗區西大直街84號哈鐵文化宮附近的糖果酒吧。
參加聚會的同學潘興、楊森、王振超和另外一名女生乘出租車隨後趕至。此時,林松嶺已經先進入酒吧看是否有卡位,另外三男一女站在門口閑聊。
10月11日晚,齊新宴請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職培訓的同學李鋒,同時邀請在哈市的同學李鑫宇、王金剛、欒和同事劉力男。
飯後,在劉力男的提議下,六人前往糖果酒吧。
當事雙方在此相遇,衝突也從這裡開始??
據監控錄像和現場目擊者講述:車亮等站在酒吧門口閑談,另兩部車進入監控范圍,停下,下來幾個人,穿淺色衣服的人下車後在遠處的角落裡解手,這個人是齊新。李鑫宇開著一輛銀色無牌照寶萊轎車尋找停車位,起步後從車亮等人身旁快速駛過,隨即停在酒吧門前空地一側的車位上。楊森被疾馳而過的車子嚇了一跳,轉身看了看車子,夾雜辱罵言語質問:『這咋開的車呀?』
此時,齊新等人正好出現在楊森等人的身後。『咋地,嚇到了?』有人說,此時氣氛並不算緊張,寶萊車上的李鑫宇下來之後,有人對他說:『你看你把弟兒給嚇到了。』這在車亮等人聽來,已經帶有幾分戲謔的成分了。
李鑫宇說:『嚇著咋地啦?』
雙方語言往來,繼而廝打。
年輕生命的最後幾分鍾
雙方一邊爭執一邊進入酒吧。衝突因酒精的作用而發生,在酒吧門口的平臺處已經有人動手。從監控錄像上看,廝打過程中林松嶺曾被拋下樓梯,林衝上去與對方廝打時動作狂野。
酒吧裡的毆斗被看場保安制止,毆斗的雙方被『請』出場外。林松嶺等在門口,脫掉外套,遞給身旁的女生,在地上撿了一塊水泥塊。身旁女生拉住他說『拉倒吧,別打了』,林沒有聽。
齊新一邊打電話一邊走出酒吧,楊森上前打齊新,楊森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當時感覺他在打電話叫人。』
林松嶺衝上前去,用水泥塊擊打齊新的頭部,目擊者說『看到(齊新)頭部出血。』
楊森、林松嶺與齊新被眾人分開後,楊森被人扯往靠牆跟的位置,齊新朝楊森走去,林松嶺又衝過來再次擊打齊新的頭部。
表現克制的齊新一方,在此時已經全面反擊。
楊森被人掐住脖子制住,眾人圍來,互相廝打,林松嶺的襯衫被扯掉,逃脫後呈『之』字形向西大直接方向跑去,幾個人追趕而去。
警方在10月25日公布的監控錄像資料顯示:追過去的幾個人踢打林松嶺。
現場目擊者王京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看到有四個人追過去,淺色衣服(齊新)也追過去,他大概說了句類似『還有這小子』的話,然後他們踢打林。
楊森被人制服在牆邊;他喊:『(潘)興,你過去看(林)松嶺。』
潘興向林松嶺跑去,他看見林松嶺半靠在地鐵工程護板上,手捧著頭。接受采訪時,他告訴《望東方周刊》:『看到有人在踢林松嶺,我上前道歉說:「哥對不起,別打了,我們錯了。」對方沒有停手,有人抓我頭發按住我,我下意識蹲下,又被人喝令跪下,我跪下,用手抱頭,有幾個人踢我的頭,我有點迷糊。』
車亮見無人來追,就打電話給楊森的父親楊樂群,說在糖果酒吧被打了。然後他跑向林松嶺的方向,『迎面過來兩個人把我打倒在地,我抱著頭側躺著,這時候打我的人有三個,一個人按著我的腿,兩個人踢我的頭。』
楊森的父親楊樂群最先趕到現場,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車亮給我打電話,說他們在糖果酒吧那被打了,我和楊森的媽媽立即過來,過來的時候我摸摸松嶺,就不行了。』
120趕到後,林松嶺已經死亡。
林松嶺與齊新
作為父親,悲傷的林吉利決定與那些涉案的警察周旋到底。
林松嶺生於1986年8月。『從小就個頭高,比較瘦,人白,人群裡很顯眼。那孩子挺好的,見面打招呼,也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有時候還能看到他幫父親忙生意。』一位看著林松嶺長大的鄰居告訴《望東方周刊》。
2003年,林松嶺進入哈爾濱體育學院預科班,後在運動系學習籃球。入學後不久,林松嶺結識了車亮,兩人關系一直要好,直到2008年7月畢業後『走的也比較近』。
和林吉利住了20多年的鄰居透露,林吉利在哈爾濱透籠街做批發襪子生意,10多年前與前妻離婚,現在的妻子做海鮮生意,都挺賺錢的。
齊新單位的同事對他的遭遇深感意外,他的人緣不錯,人也斯斯文文,不是野蠻粗魯的人,想不到他會出這樣的事,尤其他當上刑偵大隊副隊長,前途應該是一片光明。
10月27日,本刊記者在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見到齊新的父親齊國泉,身為總經理的齊國泉在兒子出事後仍然每天到公司上班,他想不通,從不打架的齊新為什麼會有這一劫。他告訴《望東方周刊》:『家長都沒在場,憑錄像和一些只言片語,不能說明什麼。我們相信組織,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我們的孩子。』
本刊記者找到齊新愛人侯佳工作的哈鐵路局勞動和衛生處綜合科,侯佳不在,辦公桌上報紙散亂,同事說她好幾天沒來上班了。
10月13日,哈爾濱公安局的通報稱,齊新等六人被刑拘。10月18日,黑龍江省政府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公安局副局長盧洪喜通報稱:齊新頭部有一約三厘米長的傷口,另外,李鑫宇左眼眶內壁骨折,鼻骨骨折;王金剛鼻骨骨折,右肋第九肋骨骨折,右肋第八肋骨疑似骨折。
『警察』標簽引發的信息騷亂
這一事件發生後,網絡為之瘋狂。『哈爾濱六警察打死大學生』的帖子和報道將毆斗雙方分別貼上了奇妙的標簽---『警察』和『大學生』,那些善良的人們將下班後的警察,甚至將整個警察隊伍都冠以原罪的猜想,加以無端和莫名的仇恨。
有人甚至斷言『這是警民關系惡化的又一鐵證』。
省內的幾家媒體接到爆料後,趕到現場,其中包括黑龍江電視臺《新聞夜航》欄目的記者,《新聞夜航》在哈爾濱鐵路公安處錄制了帶有警方解說的監控視頻影像。
播出後,經過剪輯的監控視頻顯示林松嶺數次主動進攻『警察』,加上有警方人員在邊上解釋的畫外音,輿論開始轉向同情六名涉案警察。
林松嶺家人反對說:『為什麼警察打我們的視頻不播放,偏偏播放他打警察的視頻。』讓林的家人很受傷的是監控視頻中講解的警方的用詞和語氣:『這是咱們的民警』『這是咱們的人』。
《新聞夜航》欄目相關人員向《瞭望東方周刊》說明,是因為節目播出時間有限,纔做出如此剪輯安排,不存在主觀故意。
此後,互聯網上傳出一個七分多鍾的視頻版本:林松嶺赤裸上身跑過糖果酒吧拐角,有警察追過去,定格。這一視頻對監控視頻進行了疊畫、畫中畫和添加解釋字幕等處理。
視頻顯示林松嶺不斷擊打『警察』,使得六名涉案警察獲得更多同情。在百度『林松嶺吧』裡,指責、謾罵的帖子比比皆是。
同時,有好事者在互聯網上啟動了一次『不太成功的人肉搜索』。一時間,林父為房地產開發商、其舅舅為省部級高官、車父為黑龍江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等傳言充斥網絡,林松嶺被冠以『衙內』『惡少』等稱呼。
10月17日,車亮的父親車德濱很無奈,他指著林父和楊父說:『他們把我們都安排成官兒了,純粹扯淡兒。』
信息的單向披露
林松嶺案發生後,省市警方的高層均迅速趕到現場,但仍沒能控制住影響的擴散。
10月12日晨,林家人迎來最混亂的一天。林松嶺屍體停放在事故現場,家屬阻止陌生人靠近,警方也派出大量警力,維持現場秩序,設立警戒線。
等待事件處理的林家人打出『六名警察打死無辜大學生』的橫幅,在機動車道上燃燒紙錢,西大直街路段交通阻塞幾小時。圍觀群眾很多,現場相當混亂。
10月13日,哈爾濱市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10·11』傷害致死案件的情況》,警方向媒體披露了簡要案情和偵查工作進展情況。
哈市警方表態:『責令10·11專案組務必要嚴肅認真地辦理此案。』承諾『一定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執法、秉公辦案,無論案件涉及到誰,都絕不姑息,一查到底』。
與會記者收到的新聞通稿郵件中,被附加了:『煩請各位在編發此稿時,將最後一段市局對處理此案件的態度不要漏掉。拜托!』
此次發布會後,哈警方向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公布了監控錄像的視頻,至於為什麼要公布作為證據使用的視頻,哈爾濱市公安局宣傳處副處長於國輝說,當時與會的媒體要求觀看,但有要求不允許錄音和錄像。
10月18日是周末,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回答了事先設定好的五個問題,未單獨接受記者采訪。哈爾濱市公安局副局長盧洪喜說『基本查明了案件的起因和過程』,但警方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
此次新聞發布會披露一些信息的同時,卻給公眾留下了更多的疑惑和想象空間。林松嶺跑到地鐵工程護鐵板護欄處死亡:齊新等人是否對林松嶺進行毆打?齊新等人是否『講明身份』?
10月25日,對林松嶺屍檢後,哈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除了通報屍檢相關情況外,還將作為證據提交的全部監控視頻向媒體公布,三段視頻共計20分11秒,這段視頻監控由於時間設置問題比實際時間提前約10分鍾。
理性的回歸
深秋,哈爾濱的天氣漸冷,熱度是人們持續不斷地討論著『林松嶺案』。
張晶---一個酷愛美國文學的研究生,她告訴《望東方周刊》:『林松嶺案發生後,前前後後輿論的變化,總會讓人想到「原罪」這個詞兒。』
她對本刊記者說:『當所有人都恢復理性和人性,不再有「挺警」和「挺林」派的時候,公眾與司法不再受「警察」和「大學生」標簽刺激的時候。法槌會落下,一錘定音!』
據悉,哈爾濱警方已表態:此事反映出警察隊伍的教育管理存在問題,公安局將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拿出硬性措施來管理隊伍。
目前,所有基層警察已接到禁止去娛樂場所的禁令。
林松嶺案發生後,各媒體記者紛至沓來。一位國內知名媒體的記者慨嘆:這事讓我想起了寶馬案---五年前,也是10月,也是這樣清冷的季節。
林松嶺案發生十幾天,輿論轉向一波三折。期間流言不斷,這些流言困擾著去者和留者。(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本文來源:新華網作者:王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