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稍有好轉,王東輝就克服病痛重新練習寫字。本報記者 李毅攝
東北網11月5日訊 由於患上一種罕見的小腦疾病,今年29歲的女青年王東輝,在過去的3年裡幾乎喪失了行走、書寫乃至語言的能力。為了給女兒尋覓一絲康復的希望,父母四處尋醫問藥,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抵押了房產,背負了數萬元的債務。蒼天不負有心人,近日經過治療王東輝的病情有所好轉。3年來,當她重新拿起筆寫下自己名字的時候,父母已是淚流滿面……
昨天,在解放軍211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王東輝和她的母親,聽她們講述了3年來共同走過的心路歷程。
突患怪病難以確診
據母親宋玉華介紹,王東輝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大學畢業後考取了東北農業大學食品營養專業的研究生。2004年研究生畢業後,王東輝經過努力獲得了到一所省級科研單位工作的機會。
就在王東輝對未來滿懷憧憬的時候她卻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從2005年8月開始,她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異狀』———經常渾身無力、走路不穩當、雙手持物時顫抖,最後發展到口齒變得不清晰。起初她並沒在意,可病癥卻不斷在加劇,到後來她已經不能自主行走、無法書寫、言語也含混不清。父母帶著她走了幾家醫院,得到的診斷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地指明患病原因應來自於腦部。
傾盡家產四處求醫
到2006年初,王東輝已經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失去了工作。看著臥病在床的女兒,宋玉華和丈夫終日以淚洗面。此時堅強的王東輝用含混不清的聲音對母親說:『媽,為了你們我也要堅強!』望著女兒倔強的笑臉,宋玉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孩子的病給治好!
從2006年開始的2年多時間裡,為了治病家裡的積蓄花光了,宋玉華和丈夫抵押了房子,抵押房子的錢花光了就四處去借,很快他們就欠下了數萬元的外債,然而王東輝的病情卻沒有好轉。即便如此,一家人仍不肯放棄,繼續在艱難的生活中尋找著希望……
宋玉華和丈夫帶著女兒在哈爾濱、大連和北京等地尋醫問藥。2007年初,北京一家知名醫院對王東輝的病作出了明確診斷:『小腦共濟失調』,一種患病率不超過0.04%的罕見疾病。醫生表示,這種病的病因難以查明,也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
等病好了要繼續工作
本月初,經過一位熱心同學的推薦,王東輝來到了解放軍211醫院。醫生告訴她,通過一種名為『臍血乾細胞移植術』的新型治療技術,她的病有可能好轉,甚至康復。10月13日和21日,神經外科主任吳景文為王東輝進行了兩次手術治療。手術很成功,當記者在病房見到王東輝時,她已經可以在沒有人攙扶的情況下自己走一段路了,並且能夠進行簡單的表述和書寫。考慮到王東輝家庭的經濟困難,醫院方面已決定為她進行一次免費鞏固治療。醫生表示,接下來王東輝還需要進行2次移植,療程結束後,再經過半年左右的康復訓練,王東輝應該可以達到基本生活自理的水平。
成功的治療讓王東輝一家看到了希望,宋玉華告訴記者,現在女兒每天都在練習走路和書寫,並托同學買了經濟學方面的書。王東輝說:『等病好了,我要工作,報答父母。』宋玉華笑著說,『我們堅持了3年,終於等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