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廢品回收業提前感受『寒流』
2008-11-06 15:09:0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蘆偉坤 陳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6日訊 連日來,哈爾濱市場上的廢品收購價格一路走低,半個多月時間,廢報紙、廢塑料、廢銅等廢品回收價格跌了一半。因為廢品回收業遭遇『寒流』,一些『破爛王』紛紛轉行或是返鄉,而一些廢品回收站也關門歇業,苦等行情轉好。

  『前些日子1個礦泉水瓶子能賣0.06元錢,現在怎麼就跌到0.03元了。』劉女士賣廢水瓶時,纔發現了如此大的差別。收廢品的人告訴劉女士,現在是一天一個價,明天說不定又要跌了。

  廢水瓶價格縮水一半

  2日上午,市民劉女士打算把攢了兩個多月的廢水瓶、廢紙殼、舊報紙賣掉,算一算,差不多能賣20多元錢。樓區內收廢品的老李告訴她,廢水瓶從0.06元降到0.03元了,整整縮水一半。劉女士還想處理一箱易拉罐,老李告訴她,1個易拉罐現在0.05元。現在降價的廢品不僅是水瓶和易拉罐,銅、鐵也不值錢了。

  記者從哈爾濱市城區多家廢品收購站了解到,進入9月份以來,廢品收購價持續下跌。今年中秋節的時候,1個礦泉水瓶子還能賣0.06元至0.1元,1個大可樂瓶甚至賣到0.15元至0.2元。而現在礦泉水瓶3個纔賣0.1元,1個大可樂瓶也纔賣0.06元。與此同時,廢紙箱子收購價跌幅達44%,廢書本、廢報紙收購價跌幅達50%,廢銅、廢鐵等收購價也紛紛下挫。

  『破爛王』陸續返回家鄉

  記者了解到,現在游走在小區內的『破爛王』明顯少了。『原來要賣廢品,只要站在陽臺上喊一嗓子,就有人登門服務,現在就是出門找,都不一定能找到收廢品的人。』市民董女士說。

  4日,在南崗區公司街與松花江街附近,記者遇到了一位安徽籍的大姐,她和愛人一直在哈爾濱推車收購廢品,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六七十元,可最近他們的生意很不好。『3個廢水瓶纔賣0.1元錢,1公斤紙殼跌到了0.5元,廢紙由原來的每公斤1元錢,跌到了每公斤0.6元。等我們收到一批廢紙到了廢品站,價格又跌了,比我們的收購價還低。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四五個同鄉已經卷鋪蓋返鄉了。我們打算再等一周,如果還這樣,那只能回家。』這位收廢品的大姐說。

  一些廢品收購站關門

  一個多月的時間,廢水瓶的價格便宜了一半,連收廢品的都覺得掉價的速度快得離譜。在學府三道街一家收紙張的廢品收購站老板王女士說:『不是收購站在壓價,是行情變得太快。現在我這裡積壓了很多廢紙張,就是賣不出去,價錢太低,不能賠太多。』

  5日中午,在通鄉街上一廢品收購站內,張老板告訴記者,廢品真是一天一個價,尤其是從9月底開始,價格跌得離譜,有些廢品價格已降至五年前的水平,而且還在下跌。『收購價太低了,賣者不願意,但如果收高了,我們就要虧本,現在生意很難做。』記者在張老板的小院內看到,裡面堆滿了各種塑料瓶,裝了好幾十麻袋,除了屋內,院子外面也擺放著很多廢鐵和紙箱。

  據了解,因為廢品價格突然大『跳水』,一些廢品收購站已經停止了收購,關門歇業了。

  回收行情很難估計

  哈爾濱物資回收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本地廢品回收站回收的廢品一般都賣給本地大型的回收公司,生產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減少就會造成廢品收購的價格短時期內大幅『跳水』。一方面沒有人願意去收購再生資源,另一方面市場對工業材料的需求下降,相應造成對再生資源需求下降,這樣就造成了市場買賣兩端都無需求,市場自然冷淡下來。現在不但哈爾濱如此,全國都出現了這種情況。談及廢品回收行業未來的走勢,這位負責人表示,『行情變幻莫測,很難預測。』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