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訊 與奧運會一樣,要辦一屆成功的大冬會一定離不開氣象保障。目前,針對大冬會的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各項工作已准備就緒。
屆時,精細到每個賽區、每3小時發布一次的氣象預報將更好地為觀眾與參賽運動員服務。
據了解,第24屆哈爾濱大冬會的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受到中國氣象局的高度關注,在黑龍江省氣象局統一領導下,由哈爾濱市氣象局承擔主要工作。氣象部門將集賽場實況監測、天氣預報、人工影響天氣、賽事服務及氣象應急保障於一體,從提高基礎監測水平入手,采用穩定、高性能的網絡傳輸手段,以精細化預報方法研究為核心,為大冬會提供一流的氣象服務。
目前,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針對大冬會所作的3小時短時臨近天氣預報、12小時賽場天氣狀況、最高最低氣溫、風向風速和濕度的精細化預報、哈爾濱、亞布力和帽兒山三地的7天預報的研究已於10月底通過初級階段性驗收,開始試運行。
賽會期間,還會有針對性的開展大冬會各賽區沿線的交通天氣預報、紫外線預報、污染指數預報和生活指數預報等;冰上賽區根據競賽需求為各冰上場館購置了氣象自動監測站;雪上賽區各賽道起、終點的氣象自動監測設備、臨時氣象臺可視化會商設備開始陸續安裝調試;氣象服務網頁制作、大冬會官方網站氣象信息的保障也准備就緒。
在人工增雪方面,2007年冬季,氣象部門在賓縣二龍山作了人工增雪試驗,2008年年初在哈爾濱市、賓縣、尚志多次進行了人工增雪作業,增雪效果明顯。
從2008年冬季開始,遇到有利增雪的天氣時機,氣象部門將在亞布力、帽兒山等地的滑雪比賽場地實施人工增雪作業,采用火箭彈發射的方式進行,視具體天氣情況會將小雪增至中雪、中雪增至大雪。這種增雪屬於物理變化,對空氣和環境沒有任何污染。
此外,賽會期間氣象應急保障,賽場跟蹤氣象服務保障工作都整裝待發。氣象部門將積極為大冬會提供一流、全方位的氣象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