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專家講述昆侖站建設"秘聞" 艷麗色彩緩解心理壓力
2008-11-10 15:31:4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俊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0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將於本月中旬到達南極中山站,然後,部分內陸隊員將奔赴南極內陸,在冰蓋的冰穹A地區建立昆侖站。按計劃,明年1月下旬完成建站任務。

  曾兩次赴南極參加科考的黑龍江測繪局極地測繪中心主任吳文會告訴記者,冰穹A位於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海拔4093米,空氣稀薄,年平均溫度接近-60℃,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但它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是『天然的實驗室』。迄今為止,只有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內陸考察站,昆侖站位於冰穹A最高點西南方向約7.3公裡處,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站。

  據吳文會介紹,這次建設昆侖站將動用12輛雪地車運送600多噸物資到冰穹A。每個雪地車拉4至6個雪橇,整個車隊長達兩公裡,如同一列火車。昆侖站近期目標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再昇級擴建為滿足科考人員越冬的常年站。此次設計的昆侖站的主體建築面積為近350平方米,設施一應俱全。

  南極到處是茫茫冰海,景觀極為單調,在這裡生活有與世隔絕的感覺。科考隊員在這裡至少要待上兩個月,心理壓力是最大的挑戰。因此,昆侖站在設計上盡可能人性化,以此來彌補環境對人心理造成的影響。比如室內設計與家具多采用溫暖、艷麗的色彩,同時,還設計了多功能活動室,作為會議室兼餐廳和隊員們交流聊天的場所。昆侖站設有10間宿捨,每間雖然不足5平方米,只住兩人,分上下鋪,有可折疊工作臺,有點兒像火車上的小包廂,但床更寬、更長,每個床頭還有個供氧裝置。為抵御低溫,昆侖站主體結構全部采用耐低溫的不鏽鋼,在-190℃時仍能正常使用。不鏽鋼結構和組合式工程艙外,則是復合夾芯的保溫板。

  昆侖站建成後將依靠1280公裡外的中山站作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資必須靠內陸車隊運輸,單程大約需要18天的時間。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