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 日前,由北京一家企業負責制作的300個新型垃圾箱在哈爾濱市部分街路投入使用。垃圾箱設置權市場化運作這一范例為解決哈爾濱市市政基礎設施資金問題開闢了一條新路。
記者日前在新陽路、紅軍街、宣化街、尚志大街、黃河路等街路上看到,路邊多了一種新型垃圾箱。這種垃圾箱足有一人多高,由兩部分組成,下面是矩形的垃圾筒,上面是一個燈箱。垃圾筒分為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兩個單元。兩側各有一個煙灰盒,可以避免直接把煙頭投入垃圾筒造成垃圾燃燒的情況。
據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市容科科長孫明磊介紹,這些垃圾箱是北京一家企業生產安裝的,每個造價約4000元。今年哈市計劃安裝1000個,但受季節影響首批只安裝了300個,其餘的明年春季安裝。
『環衛部門規劃出垃圾箱安置點,企業根據規劃進行設置,並就近尋找電源為燈箱通電。這些費用都由企業出,政府不用掏一分錢。企業利用垃圾箱上面的燈箱進行廣告招商回收成本。以後燈箱的維護由企業負責,垃圾箱的維護由轄區的環衛部門負責。』孫明磊說。
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業務科科長陳錚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街頭共有垃圾箱約5000個,缺口10000多個。這些垃圾箱多為簡易垃圾箱,每個造價約500元。但是,補齊這些缺口需要500多萬元。如果這種燈箱式垃圾箱能夠推行的話,可以解決垃圾箱缺口問題,減少財政開支。
目前,哈爾濱市城管部門不僅把垃圾箱的設置權進行市場化運作,還將把已投入使用的道路橋梁、公廁、停車場等市政基礎設施的使用權、經營權、廣告設置權以及冠名權等進行公開拍賣,籌集資金用於市政建設。據哈市城管局負責人介紹,哈爾濱市正在加快推進城管體制改革,市政設施公開拍賣所籌集的資金,將用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維修養護,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有關人士還透露,哈爾濱市還將組建一批城管作業專業化公司,將環衛作業、園林綠化撫育、道橋維修養護等從管理體系中陸續剝離推向市場,鼓勵外資、民資采取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多種形式介入到市政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