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 13日發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認為,我國水資源短缺矛盾凸現,其中位於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近10年來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
《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在表述水資源短缺矛盾凸現時提到,目前,我國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約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農業生產缺水200多億立方米,且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水土資源很不匹配。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53%,商品糧佔全國的66%,但黑龍江三江平原和華北平原很多地區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來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區域下降3—5米,華北平原已形成9萬多平方公裡的世界最大地下水開采漏斗區(包括淺層地下水和深層承壓水)。此外,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嚴重,不利氣象因素較多,北方地區降水持續偏少,乾旱化趨勢嚴重。今後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我國旱澇災害特別是乾旱缺水狀況呈加重趨勢,可能會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將對我國中長期糧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