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 近日,生活報陸續刊發了《『大潤發』部分食品『生日』混亂》、《『大潤發』又出新問題——娃娃菜私貼『綠源』牌》、《消費者質疑『一天』保質期》等報道,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3日,哈爾濱市南崗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對超市進行現場檢查,要求其對保質期問題說明情況。對此,超市負責人作出答復,縮短保質期是為了食品的新鮮度,另外對於商品過期問題已對廠商處罰2000元,而『雪榕』牌金針菇、『綠源』牌娃娃菜等產品已經下架,超市正在針對內部管理問題進行全面整改,感謝媒體監督。
13日上午,記者和南崗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一起來到『大潤發』超市,發現『綠源』牌娃娃菜、『雪榕』牌金針菇、『益民』牌白雪菇等消費者質疑的存在生產日期、保質期混亂問題的食品已下架。在『大潤發』超市生鮮區記者看到,外包裝標簽上寫著『大連帶魚段』的包裝裡側有一張關於帶魚段的說明書,裡面標明產品冷藏期為18個月,可外面『大潤發』的標簽標明『包裝日期』為『2008年11月12日』,對應的保質期為1個月,工作人員解釋,縮短產品保質期是為了提醒消費者盡早食用,而且超市也能保證產品的新鮮度。
另外,對於部分散裝食品上的『大潤發』標簽有『生產日期』字樣而沒有『包裝日期』字樣,工作人員解釋,超市並非生產單位,實際上應該打的是『包裝日期』,這批標簽是舊標簽,馬上進行改正。
隨後,『大潤發』超市負責人針對本報報道的問題和消費者的質疑進行了解答。
關於本報11月7日所刊登的商品已過保質期的問題,超市調查情況為,該專櫃所銷售的『打糕』並不是超市核准銷售的商品,是廠商私自將該商品從賣場出口帶入賣場內進行銷售,對此,超市責令該廠商所有商品全部下架,不許銷售,並對該廠商罰款2000元。同時,超市對其他所有專櫃商品進行了檢查,對所有商品品質將加強管理,杜絕不合格商品出現在賣場。
對於蔬菜等商品,都是當日進貨當日銷售,每晚對未售的蔬菜打折銷售,如銷售不完就作報廢處理。出現以上問題,超市負責人承認是管理有缺失,超市將更加完善管理流程,嚴把進貨關,所有商品進入賣場必須從收貨區進入,對賣場出口安排專人管理,防止個別廠商把不合格商品帶入賣場。同時,各部門負責人將加大檢查力度,嚴格執行公司品質管理的要求和流程,對要到保質期的商品提前處理、報廢。
設定『表裡不一』的『一天』保質期原因是,所有的進貨商品在進貨時都帶有原生產廠商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的商品可以直接銷售,有的散裝商品必須要打磅秤標簽纔能銷售,超市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其實是指包裝日期。
最後,『大潤發』超市負責人稱,已針對報道所指問題進行全面整改,感謝新聞媒體的監督,使其發現工作中的疏失,一定認真改善工作,讓消費者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