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年輕人再掀單身潮 婚戀復歸相親路
2008-11-15 14:31: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呼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11月15日電 周末晚六點,哈爾濱市25歲的外科女醫生單曉歐拎起泳具溜出家門獨自去游泳。她的媽媽,一位53歲的私營按摩所醫師,則帶上寫著女兒求偶條件的『小廣告』奔赴一家大型商場舉辦的相親大會。

  相親,一度被看作過於保守和有失浪漫的約會方式近來又在中國『80後』年輕人中間興起。雖然婚戀問題的自我主張、自主意願毋庸置疑,但社交圈子、工作環境、經濟條件等現實問題又擺在年輕人和他們的家庭面前,以至於『11·11』,這四個孤零零的數字組成的日子成為中國近年來興起的一個民間新節日——光棍節。

  新中國成立之初打破『包辦婚姻』和『文革』後大批下鄉青年返城帶來的兩次大規模單身潮,至今仍然帶有濃厚的時代烙印。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還專門召開會議討論30歲以上未婚青年問題。而今,中國年輕人中再次湧動起的單身潮則更多帶著現實生活的無奈。

  粉紅色的舞臺背景赫然寫著『和單身說Bye-Bye』,臺下三四百平方米的大廳中擠滿上至六七十歲的中老年,下至『80後』的年輕人和在校學生。手捧『83年高學歷女醫生求男公務員』、『80年IT男士求年輕女士』等各色自制征婚廣告,上下打量來來往往的潛在人選——在這個讓很多人內心感到些許尷尬又寂寞的日子裡,父母為子女相親、年輕人走上征婚路成為很多城市的共同記憶。

  『我女兒1982年出生,身高169公分,還是我們往低了報的。大學本科畢業後在一家設計院做助理工程師,在哈爾濱一個月能掙四五千元,長相、性格都沒的挑。』由於女兒不願意在公開場合被人『看來看去』,高旭的母親薛秀雲拿著精心設計的粉紅征婚『廣告』出現在單身征友現場。

  她手中的征婚啟事上為女兒注明了『父母有雙保』,還不忘帶上漂亮女兒的生活照和一寸照片。『現在很多年輕人和家庭都很現實,我們夫妻退休後都有退休工資和保險。只要能有性格和工作條件合適的男孩子,我們絕對不會成為他們的拖累。』

  對於母親薛秀雲的心事,高旭不是不清楚,但是這個名牌大學畢業、有著穩定工作和收入的漂亮女孩對母親的焦慮和到處替她征婚的行為很是不以為然。

  健身,泡吧,蹦迪,八小時工作之外,高旭善於給自己安排各種各樣的快樂內容。即便有時候只是『窩』在家裡吃方便面、上網、看DVD的日子也讓她很享受,『沒有愛情,也就不必被動接受在愛的名義下的各種拘束,我自己舒服就好』。

  如今,在『80後』的年輕人中,像高旭一樣的都市男女並不少見。他們大多有著很高的學歷和不菲的收入,喜歡特立獨行,來去如風,喜歡獨身帶來的諸多好處,享受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狀態。所以即使在父母眼中年紀已經不小了,他們對於戀愛和婚姻也大都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談不上排斥,但的確並不熱衷。

  哈爾濱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醫學心理學博士張大生說,單身潮中的城市年輕人多數並不是刻意排斥戀愛、婚姻,受教育的水平和經濟獨立的程度往往讓他們對婚姻有更高的期待而不敢輕易邁步。他們中很多人有高學歷、高收入和高年齡的特點,往往並非拒絕婚姻,而是更有情趣和更有期待,並非『自身條件有困難』。

  有學者指出,現在中國很多城市中作為單身潮主體的年輕人通常在28歲至38歲之間,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單身中不乏『主動』的成分,往往是自主或是無奈的選擇。

  『為什麼要那麼著急啊?我很享受獨身的感覺,對自己現在這種自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所以對我來說,目前這個階段戀愛和婚姻都不是必需品。』高旭說,來自父母和周圍人的關注讓她不可能完全回避相親,但她還是期待著順其自然的『機緣』。(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