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6日訊 進入十一月份以來,各大商家利用換季進行打折的促銷活動隨處可見,優惠活動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全場3折起』、『滿300儲200』、『滿200減100』等促銷手段,令許多消費者興奮不已躍躍欲試爭先恐後。但也有市民心中疑慮:『到處都是打折的商品,也不知是真打折還是假打折?』日前,記者通過一系列的明察暗訪,親身體驗到一些商家打折促銷暗藏的『經營之道』。 | ||||||
|
||||||
士告訴記者,按照『買200減100』的規則,598元一雙的皮靴也要398元,還不如直接打6折實惠。 『打折』『促銷』各有『技巧』 一家大型商場在羊絨區醒目地打出『滿300儲200』的優惠,即凡是在 活動期間(11月2日前),購羊絨滿300元就可以儲存200元的消費券,憑此消費券可以在該商城羊絨商場當人民幣使用,購買羊絨制品。而且該商城的羊絨商場正在打8.5折,持券也可以享受該項優惠,購物券消費截止到11月10日。許多消費者得知該商場羊絨制品如此大幅度的優惠後,紛紛前來選購各款羊絨衫、羊絨褲等。 10日晚,記者在這家商場看到,許多憑商場返的優惠券的顧客正在選購羊絨制品,一些『好心』的營業員也不時對正在挑選羊絨制品的顧客說:『今天是活動的最後一天,現在買最合適,券頂錢用,儲存的券明天就作廢了』。許多還有些猶豫的顧客就掏出此前儲存的消費券,不足部分又加了一些現金,買了各種羊絨衫。 11日上午,就是該商城活動結束後的第一天上午9時30分,記者再次來到該商城的羊絨商場,奇怪的是該商場的所有羊絨制品一夜之間從原來的8.5折變成了5折,有的品牌在5折基礎上還可以再打9.5折。 在某品牌羊絨專櫃前,記者看到一款前一天售價為2380元的羊絨衫,按照前一天打8.5折後的售價應該為2023元,而今天5折的價格卻變成了1190元,僅僅過了十幾個小時,這款同樣的羊絨衫竟然相差833元。而11日的價格是只收現金的,先前在這裡消費後儲存的消費券一概停止使用了。記者問一位女營業員:『為什麼昨天晚上還是打8.5折,而今天上午就改打5折了呢?』該營業員回答說:『我們現在開始搞促銷了,因為我們快要店慶了。』而此前另一個知名品牌的一款售價為2490元男式羊絨衫也變成了『滿200元減100元』,按照如此優惠方式計算,這款2490元的羊絨衫現在(11日)的售價為1290元,而前一天營業員告訴記者的優惠價格卻為2290元,二者竟然相差1000元。只不過也是前一天可以使用儲存的消費券,而現在卻只能使用現金了。 『原價』讓顧客真假難辨 記者在一家大型商場走訪中,皮裝中有一款標價為5870元的女式夾克,而商場目前正在打5折促銷。記者問其價格是多少錢,營業員算了一下說:『5折後是4435元。』記者問:『5折後不應該是2935元嗎?怎麼能是四千多元呢?』這位女營業員聽後先是一愣,急忙又看了一下模特身上的這件皮裝的價格簽說:『不對,原價不是5870元』。她邊說邊又快步走到一個桌子後邊,拉開抽屜,拿出一個小本子打開看了一下,改口說:『這件皮裝原價為8870元,現在的價格簽是貼錯了。』旁邊一位目睹此景的女顧客說:『我看這件皮裝的真正原價到底是多少?恐怕沒有人能說得清。』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不少服裝店、箱包店和化妝品店內的貨架上,都貼有『打折』的標簽,服裝、化妝品居多。其中,收腹的化妝品比較受消費者歡迎,而且不少產品還在搞促銷活動,一款收腹霜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價格還標了買一贈一的字體(贈品為一小袋收腹試用裝)。該產品原價為每瓶169元,打7折後價格為118.3元。而隨後記者在另外一個商場卻發現,同一個牌子,同一款收腹霜卻並沒有打折,價簽上竟然寫著每瓶117元。這樣的促銷活動確實令消費者一頭霧水,真假難辨。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不管商家使出什麼樣的促銷手段,只要消費者能夠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有貪圖小便宜的心理,理性購物,就不會落入商家促銷活動中的『原價陷阱』。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些促銷活動中存在打折商品原價失實的情況,一些商家提供不出商品原價的原始資料,比如打折前的銷售臺賬記錄等等,還有的商家在優惠宣傳與實際購買時存在不小的差異,這就有虛假打折和違規促銷的嫌疑。因此,按照明碼標價的原則,打折商品必須標明商品原價、現價及降價原因,並能夠提供商品原價的證明,否則就是違規的,消費者一旦發現商家有此行為可以保留證據,比如以宣傳海報以及購物小票等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