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訊 目前,隨著黑龍江省采暖『暗補』變『明補』改革的推進,收費率、供熱服務質量普遍提高。但由於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供熱企業成本普遍翻番,一些城市啟動了煤熱價格聯動機制。哈爾濱市居民供熱價格上調5.8元,漲幅16.8%,綏化市上漲5元,齊齊哈爾、佳木斯、雙鴨山等城市均上漲3元。這讓一些家庭感到壓力。部分地區熱源緊張,各地采暖費漲價引起廣泛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熱地膜』『電采暖』等作為室內地熱采暖方式的新生軍席卷而來,正在向傳統供熱方式發起挑戰,但由於自身存在的費用高等缺點,推廣的力度遠遠不夠;供熱體制改革的另一重頭——既有建築熱計量改造仍然在試點階段,進展相對較慢。如果居民仍然不能自主調節用熱,供熱無法按計量收費,供熱體制改革對節能減排和節省家庭供熱支出的作用就無法體現,采暖費改革也就失去了意義。熱計量改造能否快速推進,新型采暖方式能否普及,都事關節能減排目標能否完成和每個普通家庭能否舒適的生活。
目前制約熱計量改造推進和新型采暖方式普及的兩大問題,一是『人』的組織——如何獲得千家萬戶的支持和配合;二是『錢』的落實——大量改造資金從哪兒來。本版圍繞今冬熱費漲價引發的煤熱聯動、新型采暖、計量供熱三個話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尋找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既能保護企業的利益,又能讓居民在冬季過上安心、舒心、貼心的日子。
話題一:煤熱聯動價格咋漲咋降?
入冬以來,供熱漲價成為百姓議論的焦點問題。記者日前從省物價局獲悉,受燃煤價格上漲影響,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部分市縣實施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當供熱用煤漲幅超過煤熱價格聯動標准後,經當地政府同意,實施煤熱價格聯動機制,供熱成本上漲因素原則上由當地政府、供熱企業和用熱戶共同承擔。
實施煤熱價格聯動,作為城市公用事業的供熱價格可以隨煤價的漲跌而浮動,這意味著持續多年只漲不降的供熱價格出現了松動,帶有濃厚計劃色彩的供暖事業改革走向深入。
A、一個聯動周期不少於一年
國家發改委、建設部2005年公布了《關於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這份《意見》中規定,當周期內煤價變化達到或超過10%後,相應調整熱價;如本周期內煤價變動未達到10%,則下一周期累計計算,直到累計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10%,進行熱價調整。同時還規定,煤熱價格聯動以不少於一年為一個聯動周期。
事實上,黑龍江省今年以來,煤炭漲價幅度已經超過10%。據介紹,受到國際油價、煤價上漲的影響,全國煤價大幅攀昇。年初以來,黑龍江省煤價已平均上漲55%,電價平均每度上漲0.06元,各城市單位面積供熱成本增加8.86元~21元不等,供熱成本壓力驟增。現有熱價已無法滿足供熱企業的基本運行。黑龍江省素有『產煤大省』之稱,但供暖期臨近時全省供熱企業儲煤率不足10%,儲煤量只達到去年同期的1/3。
省物價局有關人士表示,實施煤熱價格聯動時機成熟,這樣不僅可以理順煤炭和熱力價格關系,亦有助於破解當前熱電企業生存困局。對於供熱企業而言,煤熱價格聯動的實行,對供熱企業的減虧肯定是利好消息。但對市民來說,市民的取暖費用將跟著煤價一起漲跌。
在今年的供暖期前,哈爾濱市物價局和哈爾濱市城市供熱管理辦公室也聯合下發了《哈爾濱市煤熱價格聯動實施辦法的通知》,提出熱力出廠價格與煤炭價格聯動。當煤炭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後,相應調整熱力出廠價格和熱力輸送企業對用戶的熱力銷售價格,以確保供熱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今年,由於目前煤炭價格上漲已經超過10%,今冬哈爾濱市熱費上浮到40.35元/平方米。
在黑龍江省13個地市中,伊春、大興安嶺、黑河、牡丹江4個地市今冬熱費沒有上漲。據伊春市物價局介紹,由於今年原煤價格再次大幅上漲,企業難以承受,企業先後向市政府提出了調整供熱價格申請。盡管當地物價部門做了調價測算,但是政府考慮到伊春全市人均生活月收入700多元的實際,10月1日供暖開始,暫時沒有調價。大興安嶺地區今年10月1日開始供暖熱費也沒有漲價。對於供熱企業的虧損部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給予全額補貼,熱費漲價成本沒有讓百姓承擔。
B、熱費隨時『高低起伏』
聽到煤熱價格聯動,哈爾濱市香坊區的李先生第一反應是:今後供暖價格會不會只漲不跌?李先生認為,哈爾濱市現行熱價是2006年依據當時的供熱原材料價格指數確定調整的,居民熱價由每平方米31.15元調至34.55元,漲幅為11%。今年煤價上漲眾人皆知,漲價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是當煤炭價格下降時,擔心已經調高的價格能不能降下來,讓百姓嘗到『聯動』帶來的『高低起伏』。
像李先生這樣的擔心並不鮮見,很多百姓擔心『煤熱價格聯動』會成為供熱企業漲價的『尚方寶劍』,將本應由供熱企業承擔的管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企業會不會以煤價上漲為借口,將其他的成本強加到煤價上漲的因素之中?供暖價格會不會只隨煤價上漲而上漲,不隨煤價下跌而下跌?
物價部門表示,『聯動』就是要體現有漲有降,而不是只漲不跌。熱費實行政府定價,熱費價格會充分考慮市民的承受能力。國家發改委、建設部《關於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中也規定,為促進熱源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熱源生產企業要消化10%~30%的煤價上漲因素,具體消化比例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具體情況確定;當煤價下降時,按熱源生產企業消化上漲因素的同等比例核減熱價下調幅度。
C、須建立煤價監控機制
煤熱價格聯動政策給了企業上調熱價的理由,誰為供熱成本把關?『是漲10%,還是漲20%,供熱成本誰說了算?』百姓對此不無擔心:能不能把供暖企業的所有費用都攤入供熱成本之中?能否把企業可能因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熱能浪費轉嫁給用戶?
省物價局價格處負責人表示,百姓的這種擔心實際上是以往對於熱費調價產生的擔懮。以往的熱費定價一般由當地物價部門根據供熱企業的調價申請進行成本核算。但是實行煤熱價格聯動,操縱熱費價格的只是煤炭價格。物價部門只是考慮煤炭價格的漲價幅度,以此來確定熱費價格,這纔是煤熱價格聯動政策的關鍵。
此外,最受熱煤企業關注的一點是,以什麼時間的煤價作為測算基礎。據介紹,目前供暖用煤已經完全市場化了,因此如何測算『10%』就成了關鍵。目前來看,煤炭市場放開,各個區域、各個時間段和各個品種的煤炭價格都不相同,將哪些區域、哪些品種納入到監測范圍將變得十分重要。省物價部門表示,哈爾濱市此次煤熱價格聯動就是以上一輪調價即2006年調價時煤炭價格為基數,將20多家區域鍋爐進行平均測算,確定調價幅度。
國家發改委、建設部《關於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實施煤炭價格聯動要建立供熱煤炭價格監測系統。物價、建設等部門按地區建立供熱用煤價格統計指標體系,確定采價點、報送制度、統計方法等,並在此基礎上計算平均煤價及變化幅度,定期對外發布,作為煤熱價格聯動的計算依據。黑龍江省將參照國家規定執行,使煤熱價格聯動更趨合理。
有關專家為此建議,煤熱聯動還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煤炭價格監控機制、預警機制和煤熱聯動的啟動機制,特別是對於供暖這種公用事業價格來說,每一次調價都要經過成本測算、聽證和物價部門的批准,環節諸多。如何建立一套快速反應機制,還需要黑龍江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細則加以完善。話題二:計量供熱何時送來『貼心』溫暖?
又是一年采暖期,關於供熱的話題如同家裡的暖氣一樣熱了起來。由於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已有多個城市上調民用采暖價格。在此情況下,傳統按面積繳納熱費的方式愈加面臨挑戰,人們渴望更加公平合理的收費方式,尤其對供熱計量收費的方式充滿期待。
A、傳統收費不夠公平合理
在我們身邊,關於供熱問題,同時上演著如此不同的兩幕情景——
『我家的溫度經常不到18℃,整個房間陰冷陰冷的。但就這溫度,每年我們的取暖費一點也不少交。』李先生所在的小區是集中供熱,按房屋面積繳納取暖費。為此,他心裡始終不平衡:『為什麼用熱不能像用水、用電那樣,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多少付多少錢呢?』
李先生因為室內溫度不高不滿意,家住哈爾濱市文景街附近的姜女士則為不能控制暖氣而抱怨。姜女士一家3口人,住房面積80平方米。平時,夫妻二人上班後,家裡就沒人了,但暖氣還照常供著。她說:『如果用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控制,家裡沒人時將暖氣關了,回家後再打開,這能節省多少能源呀!』
與此同時,按面積收取供熱費的公共建築,能耗浪費更為嚴重。尤其是辦公樓、學校等公共場所。下班、放學後,再加上雙休日、節假日,盡管辦公室內空無一人,卻也照樣供熱。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黑龍江省供熱期為183~213天,其中節假日50餘天,再加上學生寒假,共計可佔采暖期的1/2左右。如此能源浪費,令人觸目驚心。
按面積計算熱費,就像吃『大鍋飯』一樣,無法准確反映供熱質量的優劣。室溫18℃和室溫28℃收取相同的熱費,自然不夠公平合理。『熱』是商品已普遍為社會所認同。『熱』既然是商品,這一特殊商品要進入市場,必須首先解決好計量問題,做到明碼實價。這幾乎成了百姓的一致呼聲。
按面積計費的弊端顯而易見。對此,國家建設部等八部委相繼發布文件,提出『逐步取消按面積計收熱費,積極推行按用熱量分戶計量收費辦法』等若乾意見。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明確要求『深化供熱體制改革,實行供熱計量收費』。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今年也下發了《關於推進新建采暖建築和供熱工程熱計量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市縣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供熱計量收費作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重要舉措,落實好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制定科學合理的供熱計量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明確時限、落實責任,要有專門機構、專門人員負責供熱計量工作。
B、還有許多難題要解決
然而現實中,『缺乏資金』、『收費政策難以統一』等供熱計量改造中的難點問題,始終成為實施供熱計量的絆腳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供熱計量改造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住戶裝上熱表的問題,還涉及到管道系統的改造。實行供熱計量,首先要解決進行管網改造這樣一個浩大工程,並協調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實行供熱計量,要由傳統的單管串聯方式改為各用戶相互獨立的供熱系統,資金缺口非常大。囊中羞澀無疑是供熱計量改造的難點之一。在實際改造過程中,問題還不僅如此。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多數小區或公共建築物都沒有安裝供熱計量系統,都不符合節能要求。要將舊小區內的串聯改造成並聯式的分戶供暖,需要對樓房進行『大手術』,重新逐層安裝完整的回路,這在工程上難度很大,而且改造實施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供暖部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在供熱計量中,由用戶居住位置造成的交費差異問題就很難解決。同一個小區,不同的樓房消耗的熱量就可能存在差異。而同一樓房的南北房之間,內部房間和外部房間的室溫與耗熱量也存在著很大差異。相同面積的房間,位於頂層與位於中間的房間要保持同樣的室溫,耗熱量最多可以相差30%;而位於頂層北側角上的房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冷山』,與中間層中間位置的房間,耗熱量相差約2倍。由此,他認為,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對房屋建築有著很高的要求。只有建築本身達到節能保溫要求了,纔能談得上用何種方式計量。
C、完成1500萬平方米計量改造
令人欣喜的是,黑龍江省供熱計量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全省供熱系統分戶改造面積已達3389萬平方米,城市新建住宅的采暖系統已基本實現了連續供熱、分戶循環和分戶控制。還有一些城市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供熱分戶計量的新路子。牡丹江市在熱源、換熱站安裝了計量儀表,還與部分學校簽訂協議,通過調節流量,在學校假期和非上課時間降低供熱室溫,減收15%的熱費,從而實現節省熱費、節約能源的『雙贏』效果。
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黑龍江省正全面推進新建采暖建築和供熱工程安裝供熱計量裝置,逐步實現供熱計量收費。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明確要求,從現在起,全省所有新建采暖建築系統必須安裝供熱計量和室內溫度調控裝置,達到供熱計量要求;所有新建供熱工程的熱源、熱力站、管網必須安裝計量裝置和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裝置。新建采暖建築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建築節能50%的設計標准,並試行節能65%的設計標准。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要完成150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目標。這個目標要在3年內完成,改造項目要達到熱計量的要求。今年,黑龍江省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建築節能改造面積400萬平方米。而在實行計量收費中,政府機關辦公樓等公用建築要率先完成熱計量改造。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市、縣供熱主管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印發的《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測算,研究制定『兩部制』熱價和熱計量收費辦法。選擇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和公共建築開展供熱計量收費試點工作。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話題三;采暖方式多樣化仍在探索
今冬由於供熱成本上漲,黑龍江省多數城市啟動煤熱價格聯動機制,調整供熱價格。哈爾濱市居民供熱價格上調5.8元,漲幅16.8%,綏化市上漲5元,齊齊哈爾、佳木斯、雙鴨山等城市均上漲3元。雖然多數居民對漲價表示理解,但幾百元的額外支出仍然讓一些家庭感到壓力。目前市場上存在著多種供暖方式,集中供熱、電取暖、電熱膜地熱、燃氣取暖等,哪種供暖方式更經濟劃算?哪種供暖方式最適合百姓現實需求?
A、集中供熱這個冬天取暖有點費
據悉,由於積極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2003~2007年黑龍江省新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9500萬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8億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由40%提高到55%,哈爾濱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3%。可以說,以城市熱網、區域熱網或較大規模的集中供暖為熱源的方式,在目前以至今後一段時期內仍是黑龍江省城市住宅供暖的主流。
熱費上漲給低收入家庭帶來很大影響。哈爾濱市香坊區居民胡敏夫妻倆都下崗在家,每個月靠做小買賣收入1000多元,兒子在讀高中。她說,他們家使用面積50平方米,去年交熱費1700多元。今年熱費由每平方米34.55元上調到40.35元,要交2000多元,差不多相當於一家人兩個月的收入,真感覺有點吃不消。
集中供熱優點是技術比較成熟,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價格比較便宜,可以每天24小時供暖;缺點是供暖的時間和溫度不能自己控制,立式的散熱片不美觀、佔空間,影響裝修效果。跑冒滴漏時有發生,供暖期前後無熱源。散熱片取暖,一般出水溫度在70℃以上,但溫度達到80℃時就會產生灰塵團,使散熱器上方的牆面布滿灰塵。
B、電采暖電字飛跑花錢如流水
電采暖作為一種環保、節能的新型取暖方式,幾年前曾在哈市一些小區被采用,但由於不菲的費用目前處於一種『曲高和寡』的尷尬地位。
家住哈市道裡區一個大型電采暖小區的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2004年買了使用面積120平方米的『豪宅』,入住的第一個冬季高昂的電費就讓他後悔不迭。由於塑鋼窗質量差,屋子四面透風,入住率低,看著電表飛轉,家裡溫度只好控制在18℃。一冬天挨冷受凍,燒掉18000瓦電,花費9000多元。
去年他咬咬牙,花7000元錢鋪了水管,改為自動電鍋爐帶動水管供熱,又為兩個臥室做了內牆保溫,室溫能保持在20℃,但電費仍然花掉8000多元。按前兩年熱費每平方米34.55元計算,120平方米需繳熱費4146元,今年需繳4742元。電取暖的費用幾乎是集中供熱的兩倍,難怪程先生叫苦不迭。
記者了解到,由於消費者認為電取暖費用普遍較高,加之目前有些樓房居室保溫缺乏相應配套設施及出現故障不易解決等原因,電取暖發展前景並不樂觀,有的采用電取暖的小區已經改回水暖供熱。從今年哈市新開盤的樓市供暖系統看,大多數還是采用了傳統的集中供暖方式。
C、電熱地膜新型供暖模式未推廣
近年,『電熱地膜』作為室內地熱采暖方式的一支『新生軍』,正在向傳統供熱方式發起挑戰。
據悉,總開發面積2.5萬平方米的蘭電新村小區全部采用由黑龍江省一家公司生產的電熱地膜供暖系統進行供暖。據測算,電熱地膜平均每個采暖期每平方米耗電量為21千瓦時,若每千瓦時按0.51元計算,平均取暖費為每平方米14元,每平方米比集中供熱熱費約節省10元。在采用電熱膜供暖後,一個采暖季的費用也不過千元。
記者從這家公司了解到,使用電熱膜取暖要求建築物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能耗標准,應配有三層玻璃的節能塑鋼窗,外牆厚度要達到30厘米,牆體外層應加10厘米厚的保溫苯板;白天無人在家時應將電熱膜控溫器調至5℃,纔能達到自主節能省電省錢的目的。
據介紹,今年哈市將在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區、正在改造的棚戶區、公建學校、辦公樓等大約15萬平方米項目中采用這種地熱進行試點建設,建立示范工程。節能環保的電熱地膜在黑龍江省還有待推廣。
據了解,黑龍江省供暖方式主要由熱電聯產、區域鍋爐房、分散小型鍋爐組成。但每種供暖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像采用廣泛的集中供熱,安全方便,但有一定的污染;燃氣采暖節能效果較好,但是需要天然氣氣源,價格也不十分經濟等。
專家認為,就采暖系統而言,根據實際條件的具備情況和決策時考慮的側重點的不同,給出實際情況下的最為優化與適宜的采暖方式,並進一步結合整個城市的能源供應結構,調整優化整個城市的采暖系統結構,增強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纔是采暖供熱真正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