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訊 秋冬時節,炒貨熱賣。消費者也許已發現,今年哈爾濱市大街小巷賣的瓜子『身價』大增,超市裡各品牌的袋裝瓜子價格也普遍上漲,大部分已經賣出了豬肉的價格。問其原因,許多銷售者都說『是因為大量葵花子用於榨油,使零售市場供貨不足』。記者調查後發現,這種說法並不准確,今年葵花子產量減少、運輸成本提高纔是其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瓜子價格比豬肉還貴
近日,許多市民都發現,哈市街頭的炒瓜子漲價了:去年還是6元一市斤,今年漲到了10元,超市裡的袋裝瓜子價格也普遍漲了一兩成,有的分量還縮水。
昨天上午,記者在道裡區安昇街一家炒貨攤看到,最好的內蒙古瓜子賣到了12元一斤。攤點業主告訴記者,她在這裡經營炒貨已整整20年,今年瓜子的價格是最高的,銷路也是最差的。她說,由於價格比豬肉還貴,每天的銷量也就是往常的一半。
哈藥路一處乾貨攤攤主告訴記者,炒貨的價格是最近纔漲起來的,『現在吃的少,價格漲得還不算厲害,到了春節需求量增加,估計價格還會漲。』
來自哈達果菜批發市場的信息進一步證實,目前瓜子的批發價確實比去年上漲了不少。有批發商測算,今年瓜子批發價格上漲了30%。
蟲災致葵花子大幅減產
現在大部分農產品價格都在回落,為什麼瓜子的價格不降反昇呢?
據一位乾貨批發商分析,主要是新疆、內蒙古等葵花子主產地的產量比往年減少。另外,今年油價上漲,運輸成本增加,再加上收購、加工、包裝等各環節成本的提高,也是導致瓜子價格上漲的原因。
『今年我國葵花子主產地遭受嚴重螟蟲災害,減產絕產非常嚴重。』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徐老師告訴記者。徐老師介紹說,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葵花子主產地今年均遭受嚴重的螟蟲災害,導致三分之一種植面積減產、三分之一絕產,產量正常的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而油用葵花子因抗蟲害能力強、生長周期短沒受到蟲害影響,產量正常。
瓜子漲價與『榨油』無關
『葵花子是食用油生產原料,被食用油廠家搶走了不少貨源,導致今年瓜子價格貴。』瓜子價格上漲後,在不少人中間流傳著這種說法。對此,市農委生產處處長關少林明確指出,葵花子分為食用、油用兩種,食用葵花子用於炒貨制作成瓜子,油用葵花子用於壓榨食用油。食用葵花子因出油率低並不適合榨油,而且成本高,生產企業不會花高價采購這種葵花子。
那麼市場上葵花子油銷售情況如何呢?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連鎖超市後發現,葵花子油在食用油銷售份額裡的比例非常低,且價格波動不大,不會對食用油市場造成影響。中央紅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說,盡管葵花子油被稱為『健康油』,但由於價格較高,很難得到消費者認同,每天最多賣兩三桶。記者看到,該超市銷售的葵花子油只有一個品牌,遠不及其他食用油豐富,售價也比豆油高出一倍,很少有消費者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