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河市對俄經貿率先啟動 不斷繁榮邊境貿易
2008-11-18 15:33:46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姚秀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8日訊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邊境城市黑河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視察黑河時提出『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齊飛』的戰略構想。黑河從此開啟了沿邊開放的偉大時代。

  黑河人不會忘記西瓜叩門、邊貿復開這段佳話。1987年9月2日,黑河以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市民每人一公斤的標准,向對方贈送了208.19噸西瓜,喜出望外的(前蘇聯)俄阿穆爾州政府則向中國回贈了306噸化肥,以示中蘇邊境易貨貿易復開。易貨貿易一時間成為中俄兩國邊貿舞臺上的主角。

  通貿恢復之初,沿用原始『以物易物』老辦法,一套運動服即可換回一件上等蘇制毛呢大衣。在黑河初建的民貿市場上,咖啡爐、金銀飾品、兒童玩具、小型用具應有盡有。雖然語言不通,但人們借助電子計算器和肢體語言,開啟了民貿大門。當時,中國的食鹽、白糖、蔬菜、大米、方便面、罐頭、水果、服裝、鞋帽等生活用品大量出口俄羅斯,俄羅斯卡瑪斯汽車、大型機械別拉斯、轎車、化肥、鋼材成為中國邊貿企業爭相進口的搶手貨。

  沈寂多年的中蘇邊貿全面解禁,全國各地許多人看到了貿易復開帶來的無限商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批外來人口湧入黑河,使原本寂靜的邊陲小城一夜之間變得熱鬧非常,黑河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邊貿熱潮。1993年,邊貿鼎盛時期,黑河外貿企業達2700多家。

  一組數字就是一段歷史。回首過去,黑河邊貿經歷了起步期、階段性高峰期、調整期、恢復期、發展期幾個階段。1983年國家恢復黑河口岸,1987年9月,中斷近20年的中俄邊境貿易恢復,至1990年末,完成進出口總值1.4億美元。從1991年至1993年,黑河進出口總值累計達9. 1億美元,佔全省對俄貿易額的五分之一強。其中1993年最高,達到4.1億美元。1994年至1997年,邊境貿易進行規范性調整,黑河貿易額大幅度下滑,僅完成進出口總值4億美元,不及上三年的50%。從1998年開始,隨著雙邊經貿發展的日趨規范和完善,經貿開始回昇,完成進出口總值10億美元。近年來,我市對外經貿增長勢頭強勁,進出口總值由2004年的2.89億美元增至2007年的23.6億美元,增長了7.2倍。

  自1987年黑河口岸恢復對俄經貿以來,截止到2008年2月末,黑河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完成76.2億美元,其中邊境小額貿易、一般貿易分別完成45.7億和30億美元。累計實施對俄工程承包、勞務合作項目324項,金額3.3億美元,外派勞務25353人。累計簽訂外商投資項目171個,總投資額4.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08萬美元。

  一船西瓜換回一船化肥,使中俄雙方貿易往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此後,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在地方政務、邊境貿易、經濟技術、勞務合作、交通通訊、國際旅游、金融結算、科教衛生、文化體育、法律服務等方面開始了全方位的合作。近年來,伴隨中俄戰略協作伙伴日益深入發展,黑河與俄布市正共同努力,攜手推進經貿合作,譜寫友好往來新篇章。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