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市實施抗旱保收田工程獲豐收
2008-11-19 15:33:1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忠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9日訊 在林甸縣花園鄉花園村周清寶家的院子裡,黃橙橙的玉米堆得像小山一樣。周清寶一邊撥著玉米粒一邊對記者說:『今年種了100畝膜下滴灌玉米,平均畝產在1100公斤,產量比直播的玉米翻了一番。明年,准備種上300畝膜下滴灌玉米!』

  在肇源縣茂興鎮光明村萬畝抗旱保收田園區,今年種植的1500畝飼料玉米和近萬畝的地瓜、花生、雜豆、瓜果等經濟作物都獲得了豐收,畝均收益達700元以上。村民李萬勝感慨地說:『多虧了這幾年打井建抗旱保收田呀,不然像咱這兒風沙乾旱區的沙土地兒,這樣的效益想都不敢想!』

  今年大慶市糧食總產量33.63億公斤,比去年增加10.64億公斤。在大慶,像周清寶和李萬勝這樣喜獲豐收的農民還有很多,他們都受益於大慶這幾年強力推進的惠農政策——抗旱保收田工程。

  大慶市地處我省西部重點乾旱區,十年九旱,春夏連旱的現象經常發生。2004年起,大慶市開始規劃並組織實施600萬畝抗旱保收田工程,建設以噴灌為主要灌溉形式的現代農業。投資采取『三個三分之一』的原則,即市財政拿三分之一,縣區財政拿三分之一,鄉村及受益群眾拿三分之一,市財政投資用於水源井節灌設備配套及部分動力配套,縣(區)及受益農戶自籌資金用於新打水源井和部分動力配套及機井改電井工程建設。4年來,累計投入資金4億元,建設抗旱保收田513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55%。

  今年,這個市又針對漫灌、噴灌對玉米等高棵作物抗旱效果不理想的實際,推廣玉米膜下滴灌23.2萬畝,面積居全國之首,總投資5485萬元,每畝地投入250元左右,農民只拿50~75元,其他由省、市、縣給予補貼。玉米膜下滴灌比直播玉米增產400多公斤,23.2萬畝玉米膜下滴灌增產1億公斤。

  大慶市農委總農藝師張世民算了一筆賬,抗旱保收田建成後,以種植玉米為例,畝均增產200公斤、增效150元。種植經濟作物增收也十分可觀,每畝香瓜純效益4000元以上,每畝西瓜純效益2000元以上,每畝粘玉米(甜玉米)純效益3000元以上,蔬菜畝均效益也在1500元以上。抗旱保收田經濟效益顯現,充分調動了農民種植高產高值作物的積極性,大慶市圍井經濟區由2004年的3000個增加到7700個,高效經濟作物面積由110萬畝增加到190萬畝,水田面積由2004年的48.3萬畝增加到目前的77萬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