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居民消費指數調查:食品價格"感冒"CPI"發燒"
2008-11-20 14:39: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雪亭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0日訊 今年前10個月,在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生產成本增高,貨幣供給增長過快、投機資金炒作、國際市場基礎性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加之上年翹尾因素較高的影響,黑龍江省今年食品價格突發性上漲,這引發CPI大幅度上漲,但由於各方保增長控膨脹措施得力,翹尾因素減弱,從4月份起,黑龍江省CPI漲幅持續回落。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逐步顯現後,到10月份,黑龍江省CPI同比上漲由最高漲幅的9.5%下降到3.3%。

  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分析,今年黑龍江省CPI上漲不僅因為是生產原料和石油大幅度漲價,而是今年以來價格總水平由結構性上漲逐漸轉為多數商品漲價。其中,糧價、油價、房價、股價、匯價五大價格問題縱橫交錯、波動頻繁、異常復雜。從黑龍江省CPI走勢上清晰可見,影響CPI漲落的主要推力還是來自於食品價格。

  CPI漲幅回落食品價格權重大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物價上漲壓力較大,居民消費價格仍在高位,但呈逐月回落態勢,黑龍江省1月份為8.3%、2月份為8.8%,3月份漲幅達到高點9.5%後逐漸回落,4月份起,漲幅持續回落。

  10月份黑龍江省同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全國平均同比上漲4.0%),1~10月份累計漲幅為6.6%,低於全國平均0.1個百分點。上年價格高企對今年的影響是今年黑龍江省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對今年影響為7.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今年新漲價為零,全年同比也上漲7.4%。用價格術語講就是10月份翹尾因素影響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昇4.1個百分點,1~10月新漲價因素為-0.9個百分點,因此10月份同比上漲3.3%。

  縱觀黑龍江省CPI走勢,主要是食品價格漲跌影響著CPI走勢的強弱。10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7%,漲幅比上月回落2個百分點,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昇約1.6個百分點,佔總漲價因素的48%。據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主管主任徐玉秀分析,從逐漸走弱的CPI指數看,關鍵的原因還是食品價格對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影響作用較前幾個月明顯下降。從月環比情況看,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6%,已連續6個月環比水平下降。今年3月份以來大豆油價格突發性上漲引發食品價格過快上漲,食品價格在價格漲幅的比重達到了85%以上,但4月份起油脂、肉禽及制品價格由於供求關系改善,宏觀調控、價格監測監管力度加大,漲價勢頭很快得到扼制。食品價格連續6個月回落,4月份食品價格持續回落。4月份食品環比價格下降了2.3%,5月份食品價格繼續回落,環比價格下降0.4%,同比漲幅回落4.9個百分點。而到9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2.2%,同比漲幅比5月份回落了10.7個百分點為6.1%。其中油脂價格環比下降7.7%,肉禽及其制品價格環比下降4.1%。因此,食品價格回落是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徐玉秀介紹,按照目前的統計方法,構成CPI的所有類別商品中,食品價格權重大。今年前十個月黑龍江省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14.7 %,推動價格總指數上昇4.8個百分點,佔總漲幅的72 %。而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累計同比上漲25.8%,推動總指數上昇1.77個百分點,佔總漲幅的26%,1至10月黑龍江省非食品價格水平同比上漲僅為2.2%。

  GDP周期性下降CPI上行壓力得到緩解

  目前經濟環境有利於緩解CPI上行壓力。黑龍江省物價部門分析,今年的物價較快上漲不是我國特有的,也不限於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也陷入了通貨膨脹的陰影之中,因而具有全球性。而且物價上漲的原因極其復雜。由於美元在全球的過量發行及其大幅度貶值,已經造成美元泛濫,成為推動全球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投機性因素增多,次貸危機的影響程度等。因此預測判斷今明兩年價格走勢難度加大。從我國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規律看,2007年我國經濟增長已達到周期性運行高峰,今年GDP增長率將進入周期性下降階段,從2007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率開始已進入小幅度回落狀態,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仍保持較強的上漲勢頭,今年已出現『經濟增速緩降價格上漲』的局面。

  黑龍江省物價部門預測,今年第四季度黑龍江省GDP增速將減緩,國家『一保一控』政策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國際大宗農產品及其它基礎性產品價格回落,世界經濟步伐將放緩;華爾街金融危機將使大宗國際農產品擠出泡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壓力,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進一步回落。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對此應高度關注。


 

  農產品價格波動感染CPI指數

  對食品價格起決定作用的農產品價格是促使CPI調整的內動力。來自省物價部門的分析認為,今年黑龍江省CPI出現較快上漲,是受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國內農產品價格的恢復性上漲、生豬疫情導致供應量減少、成本上昇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內需增加對價格的拉動以及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及工資高速增長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推力來自於農產品價格。

  據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分析,我國主要農產品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峰值後就一直在較低水平上運行,此次價格上漲仍屬於恢復性上漲。由農產品價格上漲而引發的新一輪CPI指數上揚引起強烈反應。黑龍江省和全國一樣采取了保增長控膨脹的措施,對CPI采取強力調控政策。

  近年來,由於農副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仍十分突出。今年以來食品價格的大幅上揚可以說是『三農』問題長期積累的合理釋放,對於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非常有利。以生豬為例,2007年,隨著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實,黑龍江省生豬產業逐步恢復並穩步發展。2008年1月開始,生豬養殖高效益勢頭有所減緩,其主要原因是養殖成本上昇,仔豬價格高,特別是玉米、豆粕、魚粉等價格上漲過快。5?6月,活豬價格比較平穩,但仔豬和豬肉價格呈現回落趨勢。總體看,生豬生產尚未得到全面恢復,豬源仍然比較緊張,特別是基礎母豬存欄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前8個月,仔豬平均價格為41.5元/公斤,育肥豬收購價格15.2元/公斤,去骨帶皮豬肉22.5元/公斤,同比分別增長112.9%、41.8%和37.8%。出售活豬的盈虧平衡點為每公斤12.4元,如果按當前活豬價格計算,出欄一頭100公斤的肥豬可盈利260?300元,但進入10月份,生豬價格有所回落。全年平均看今年的生豬產業仍是盈利產業,受養殖效益驅動,生豬存欄有望在年底得到全面恢復,生豬價格可能隨之下降。

  與此同時,家禽生產也出現了新變化。從2007年11月開始,由於蛋價持續低迷,飼料成本上昇,蛋雞生產出現下滑趨勢,主要表現為淘汰蛋雞增加,農戶雛雞補欄減少,商品蛋雞和種禽企業基本處於保本微利狀態。進入5月份端午節前後,黑龍江省雞蛋價格有所回昇,目前商品雞雛價格2.7元/只,同比下降14.3%,雞蛋6.4元/公斤,同比上昇6.1%,超過5.6元/公斤的盈虧平衡點,但受飼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養殖效益少於去年同期,農戶養殖積極性不高,不少處於觀望狀態。預計今後一個時期,蛋雞業仍將呈現小幅波動的平穩增長態勢。

  『去年,由於豬肉價格上漲,禽肉替代作用增強,價格上漲帶動了全國性的家禽飼養量大幅上昇,從而導致上半年肉雞產品價格的波動。因此,目前既要控制生豬及肉禽價格上漲,又要防止豬賤傷農。』徐玉秀分析,由於去年4月份以來仔豬和飼料價格持續高漲,養豬成本大幅上昇,隨著肉價逐漸回落,一些省份養豬農民宰殺母豬現象出現。為此她建議:一要進行養豬補貼,二要控制流通環節利潤,三要國庫收購白條豬儲存,這樣纔能使市場供求大體平衡,使農民養豬保本有利可圖,規模化養殖達到保本微利。

  『如果國庫對我們收購儲存,豬農就能有利可圖了!』

  名詞解釋

  翹尾因素

  『翹尾』是我國有關部門計算和分析年度價格總指數時經常使用的一個術語。翹尾因素也稱價格滯後影響,是指上年商品(服務)價格上漲對下一年價格指數的影響。例如,假設食鹽上年前6個月價格均為每公斤1元,而7月份價格上漲至每公斤1.2元,並一直保持到12月份。這樣,即使下一年食鹽價格未作調整,仍為每公斤1.2元,但下一年前6個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食鹽價格將表現為上漲20%。這就是上年7月份食鹽價格上漲對下一年價格指數的滯後影響。翹尾因素純粹由統計上的指數方法本身的特點所決定,其大小與報告年的新漲價因素無關。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