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訊 20日中午,天空飄著晶瑩的雪花,歡迎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英雄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回家。當天下午,在哈爾濱花園?賓館,翟志剛、劉伯明與省城媒體見面,講述了艱難開艙時二人的默契配合,他們真情感謝家鄉父老的關心支持,並用自己的奮斗歷程鼓勵青少年奮發圖強。
默契配合完成艱難開艙
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最令人揪心的就是開艙門的那幾分鍾。回顧艱難的開艙情景,翟志剛講述最多的就是和老鄉劉伯明的密切配合。翟志剛說,在出艙的最關鍵時刻,出現了兩個意外,一個是開啟艙門遇到了麻煩,一個是突然傳來報警提示。當時氣閘艙泄壓到1000帕,我用力拉,可是艙門絲毫沒有反應。這時劉伯明將輔助工具遞給了我。我用輔助工具剛撬開縫隙,艙內殘留的氣體又將艙門向上吸。『這種力很頑強,也很大,這在訓練水槽裡是沒有的』翟志剛說。『穩住,慢慢來。』這時,劉伯明拉住他的手大聲說。翟志剛深呼一口氣,拼盡全身的力氣,終於打開了通往茫茫宇宙的大門。他毫不猶豫地出艙,劉伯明調整步驟,將用十字繡繡出的國旗遞給翟志剛。劉伯明說:『由於軌道艙空間狹小,只能一個人接近艙門用力,我主要是提供精神鼓勵。我當時讓他加油,也感覺到他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了。』
頑強奮斗空中圓夢
此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翟志剛邁出了中國人在太空的第一步,可以說是臥薪嘗膽、終登巔峰。他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精神感動了家鄉的每一個人。而1998年被選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劉伯明也經過了艱辛的努力。他說:『當時我就有個目標,當航天員就要上天執行任務,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神五」時,我寫了八九十萬字的學習心得,為自己制定了「神六」進入梯隊、「神七」上天的目標。』10年超出常人的努力,劉伯明終於圓了自己的航天夢。翟志剛鼓勵青少年說:『每個人在人生的各個時段都有不同的目標和追求,作為青少年要奮發圖強,充分展示個人的人生價值。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立下切合實際的短期目標,當目標一個個被實現,成績就會顯現。希望青少年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自身刻苦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
『我就是吃著家鄉的苞米長大的』
翟志剛和劉伯明是神七航天飛行後首次踏上家鄉的土地。面對銀裝素裹、雪花飛揚的景象,見到家人和朋友,劉伯明用家鄉話深情地說:『這嘎嗒真暖和』。談起家鄉,翟志剛和劉伯明有說不完的話。翟志剛說:『我和伯明我們能夠代表祖國、代表人民執行光榮而艱巨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與黑土地密不可分,我就是吃著家鄉的苞米長大的。』劉伯明立刻接著說:『我小時家裡非常艱苦,尤其是念高中時,每天騎自行車上學,冬天下雪時到學校身上都上了霜,夏天雨水將衣服淋透,就渾身濕著上課,那時雖然吃了不少苦,卻為我參加載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的身體就是那時鍛煉出來的。是家鄉的水土養育了我,給了我這麼好的身體,可以報效祖國。』
得知成為2008年感動龍江候選人,劉伯明說:『非常感謝家鄉人對我們倆的支持,這是對我們的褒獎,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繼續努力,爭取再次行走太空,用實際行動回報家鄉父老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