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訊 近年來,五大連池市本著『柞林綠、富農民』的主導思想,積極鼓勵農民發展養蠶業,走綠色品牌富裕之路,使養蠶業成為發展市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最多時,可年產蠶繭90萬公斤,創產值720餘萬元。今年,全市放養柞蠶從原來的幾十把剪發展到627把剪,效益可觀。
五大連池市擁有柞林面積5.4萬畝,放養柞蠶已有50年的歷史。1997年,這個市承擔實施了全省蠶業豐收計劃,1998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蠶業產業化基地,1999年被列為2000?2010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基地。五大連池市積極扶持農民養殖柞蠶,經常組織蠶農開展各類培訓,推廣科學養蠶新技術。市蠶業站每年都從遼寧、內蒙古等地引進優質蠶種,用四元雜交的方法,進行統一制種,發放給蠶農。通過引進優質蠶種和推廣新技術,使品種得到了改良,提高了產量,蠶農的收入也不斷增加。
為扶持蠶農發展養蠶業,這個市還出臺了優惠政策,優先為養蠶戶貸款,幫助蠶農尋找養殖場地。在2005年建立柞蠶交易市場、方便蠶農銷售蠶繭的基礎上,為提高蠶業養殖組織化程度,去年3月又在新發鄉成立了蠶業協會,同時在永和村建立了信息平臺,使蠶農可以及時掌握市場信息。經過幾年的努力,五市生產的蠶繭吸引了哈爾濱、沈陽等地的客商上門收購,已形成較為固定的供銷關系,產品供不應求。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