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訊 省信息產業廳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信息產業園區和企業調查研究、征求意見,查找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剖析影響行業科學發展的根源,圍繞發展速度慢、產業規模不大、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不強、信息化統籌整合力度不夠等問題,謀劃產業新思路,調整產業新布局,努力實現產業發展的『五個轉變』,推動信息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實現信息技術的一般性應用向深層次多領域應用轉變。發揮信息化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先導作用,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昇傳統產業。重點推廣信息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成果,建立面向行業的節能減排信息技術應用支橕和服務平臺;支持石化、煤炭、森工、機床、汽車、金融等行業應用信息技術、產品和裝備,在生產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提高自動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推動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農副產品流通銷售等方面的應用。
二是實現由單純抓軟件產業發展向突出服務外包產業帶動軟件產業發展轉變。扶持和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數據處理和呼叫中心業務,積極引進外商在我省直接投資開展BPO業務。以服務外包帶動軟件發展,突出抓好應用型軟件、嵌入式軟件。做好『一區一帶一覆蓋』,即一個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一條沿邊服務外包產業帶,一個向傳統產業、資源產業地區的覆蓋面。打造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為經濟鏈條的黑龍江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開展對俄服務外包業務,包括黑河的計算機網絡工程、平面設計、彩色印刷,佳木斯的油畫繪制,牡丹江的旅游服務、道橋設計,使我省沿邊區域成為一條外包產業帶。
三是實現由一般性抓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向以大項目帶動轉變。積極謀劃電子信息產業大項目,確定了數字產業、信息產業基礎材料、基於互聯網和移動多媒體的新型產業、軟件業、產業集中區或基地等五大類11個大項目重點推進。重點支持數字廣播項目、數字機頂盒項目和虛擬鐳射鍵盤項目。重點支持中俄信息產業園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哈爾濱園區、牡丹江園區、遠東(境外)園區三個園區,以及支持萬席呼叫中心項目、計算機遠程維護項目。
四是實現『誠信龍江』建設由單純抓建向建用並舉轉變。加快省級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推動市地子平臺建設,加速信用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加強政府職能部門誠信建設,對政府職能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等失信行為予以公開曝光。制定《公務員誠信守則》,開展『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圍繞大項目狠抓誠信建設,及時跟蹤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融資情況、投產情況、收益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全省重點推進的200個大項目和哈洽會簽署的合同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建立嚴密的記錄體系。
五是實現無線電管理工作由業內管理向社會服務保障轉變。努力推進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科學管理,強化管理手段,提高技術力量,拓展社會保障職能。全面落實中俄邊境頻率協調協議,加快邊境地區無線電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對復雜乾擾和電磁環境監測的能力,提高技術人員的監測技術和分析能力。做好重要活動、重點部位、重要時期的無線電監聽、監測、乾擾查處工作,保護好民航、防火、防汛、公眾通信、鐵路等重點行業的正常通信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