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依安縣五種形式促進勞動力轉移 農民增收八個億
2008-11-21 22:20: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依龍 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1日訊 (王依龍 記者 朱丹鈺) 依安縣通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采取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實現土地有序流轉、龍頭企業帶動、統種分管經營、加快機械化進程等五種有效形式,進一步推動勞務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為縣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到目前,轉移農村勞動力11.76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56.3%,全縣實現勞務收入8.02億元,農民人均勞務收入2247元,佔農民人均收入的42%。

  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勞動力轉移

  依安縣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體制、不改變農民土地關系的前提下,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鼓勵農民聯合起來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以承包土地折價入股,有的還在合作社務工,使其從轉讓土地經營中嘗到了甜頭。該縣新興鄉愛民村惠民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的30戶農民、112名勞動力耕種了6800畝土地,平均每個勞動力耕種92畝,節約了70名勞動力。依龍鎮豐林村整合土地1萬多畝,有近500名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這部分農民全部外出務工,僅此一項他們人均就增加收入近2000元。今年,依安縣又相繼成立了28個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可解放勞動力5000多人。

  依法進行有序土地流轉,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引導務工人員在外出打工前,通過申請將土地交由村委會集中管理、對外發包,價格隨行就市,村委會把土地發包款和各項惠農補助資金及時寄給務工農民,使其獲得土地和工資雙重收益。中心鎮興勝村每年依法流轉土地9000畝以上,全村累計轉移勞動力733人,實現勞務收入659萬元。

  龍頭企業帶動,促進勞動力轉移

  依安縣瑞雪糖業與世界500強英糖公司成功合作後,今年承包農民土地2萬畝,轉移農村勞動力近1500人,明年計劃租賃20萬畝土地,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3年內達到60萬畝。奈倫淀粉公司在去年自營2300畝種薯繁育基地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擴大基地建設規模,將達到6000畝。依安縣引導和鼓勵企業通過成方連片租賃農民土地的方式建設自營原料基地,使1.5萬名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實現務工就業。

  圍繞統種分管聯合作業,促進勞動力轉移

  依安縣采取建立土地經營臺帳和組織農民簽訂規模經營、統一種植、分戶管理協議的方式,實現土地統種分管規模經營。新興鄉東南村進行統種分管聯合作業,規方連片28個方19000畝,解放勞動力700多人,全鄉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後,新增轉移農民1500人。依龍鎮實行土地規方連片經營,轉移勞動力2000人,其中向內轉移從事玉米葉編織1000人,外出務工1000人。全縣通過這種方式,直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近3萬人。

  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促進勞動力轉移

  依安縣通過爭取和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使農民購買大型機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有效降低了農民生產勞動強度。新興鄉新合村開發水田3000畝,通過機械化作業,僅用了25天就完成了原來700名勞動力3個月完成的工程。2008年,全縣引導種田大戶、合作組織、村屯乾部和龍頭企業購進152(臺)套大型機械,落實3000個土地連片方,面積120萬畝,50個村實現四區輪作,完全統一進行機械作業,使大批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加快了勞動力轉移的步伐。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