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 入冬後,天黑得越來越早,鍋爐小學二年級的300餘名師生上課也越來越難:因為電壓低,教室的電燈不亮,早、晚時分師生們只好『摸黑』上課。家長反映,對解決『燈不亮』問題,供電部門、學校相互推卸責任。
19日早上上學時分,記者隨學生家長來到鍋爐小學門外,只見二年級所在的『小三樓』一樓教室裡沒有燈光,有的教室熒光燈管一閃一閃的,跳不起來。在場的家長們反映,教室燈不亮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問題出在電壓不穩,家長、老師都很著急,但問題始終沒解決,大家對孩子摸黑上課表示擔懮。
家長王女士給學校打電話詢問,二年級一位班任老師解釋說,教室電燈不亮,是因學校位於供電線路的末梢、電壓不穩,很多時候電壓不足200伏,這樣,熒光燈燈管跳不起來。
記者以家長身份給該校教務處打電話,該處負責人介紹,對電燈不亮,學校自身無法解決,為了有效利用『自然光亮』,學校將臨時變更課程表,把一些班級的下午課程提前到上午上,把上午的『大間操』挪到下午活動,這樣,教室『亮堂』時學生集中上課,等光線暗下來了,就讓老師讀課文,讓學生背誦校本課程、美詩美文,默記英語單詞,盡可能讓學生不用或者少用眼睛,避免給孩子的視力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位負責人表示,對該校教室『燈不亮』問題,學校、教育局領導也很著急,正協調供電部門從根本上解決。
隨後,記者又以學生家長身份給動力供電局打電話,生產部一工作人員答復說,鍋爐小學電壓不穩很可能源於學校內部設施有問題,應該讓學校電工仔細檢查後再與供電局聯系,研究解決辦法。
采訪中家長們議論:『燈光問題關系到300餘名師生的眼睛,供電、教育部門應該認真對待,抓緊采取措施,讓孩子們盡快告別「摸黑上課」,這麼互相推,是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