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煤炭企業包袱變成煤電化產業財富
2008-11-22 15:59: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倪偉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實施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戰略,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煤電產業化經濟優勢、競爭優勢,使雞西『四大煤城』等區域經濟,由粗放速度型轉為質量效益型,卸掉包袱創造財富,成為推動黑龍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新的增長級。

  過去,人們曾用『傻大黑粗』形容黑龍江煤炭等工業產業。原煤、原木、原油、原糧這些『原字號』產品,未經精深開發就進入流通消費領域。原煤生產只重挖進度、搶速度,產品趨同質低價廉,煤炭產業效益整體欠佳,一度成為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的『包袱』。

  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今年實施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戰略,實現對煤炭等資源的綜合深度利用,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生態和環保,延長煤炭產業鏈,拓展煤化工產業上下游相關業態,使區域經濟運行質量效益大幅提昇。還是那些煤,還是那些資源,自覺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工作,『包袱』變『財富』!

  記者采訪中隨處可見煤炭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用生態環保、循環經濟最新科研成果的實例。曾肆虐煤礦的『瓦斯』,在鶴崗礦區被乖乖馴服,於『國家重點瓦斯利用示范工程』中受益的15萬居民,利用瓦斯炒菜做飯,甚至煤礦生產用水經過淨化,達到了一級飲用水標准,礦區人們的幸福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兒。

  七臺河龍洋焦電有限公司,焦爐產生的所有煤氣副產品,統統被11臺餘熱鍋爐『吃乾榨淨』,用於蒸氣電機發電。七臺河大唐電力、黑龍江寶太隆煤化工集團都對生產用水、電、氣等資源精打細算,變廢為寶。

  除此,煤矸石發電、粉煤灰制水泥、生物質熱電聯產、再生能源等資源綜合利用成為生產常態。過去高污染的煤炭產業變成清潔生產;以往剩餘資源廢棄成包袱,現在綜合利用為財富。越長越強的煤化工產業鏈使人們變得更精細、更具責任心。

  黑龍江省長栗戰書提出的『將煤電化基地建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示范區』,其中的實踐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