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退役』五年的八區體育場。
東北網11月24日訊 歷經近半個世紀風霜的哈爾濱人民體育場(也稱八區體育場),明年有望整體拆遷大改造。記者昨天從市體育局獲悉,目前其拆遷改造方案已經報到市裡相關部門。獲得通過後,凝結著萬千哈市市民體育運動情結的八區體育場,將在『退役』5年後迎來新的輝煌。
開運動會曾像過節趕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響徹祖國大江南北時,來八區開運動會成為一代人美好的記憶。市民吳鳳奇至今記得,自己上小學開運動會時的場景:人山人海,彩旗飄飄。帶著吃的、喝的,穿上整齊的運動衣,趕到八區和小伙伴們一起走步、練隊形,加油助威。一天下來,高興得像過節。
據記者了解,上世紀八十年代,八區體育場由最初的專業運動員訓練場地轉為全民健身的場所。每年的春秋兩季,這裡最熱鬧,幾乎每天都有大型活動。來自全市大中小學、社會團體、政府企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紛紛湧向這裡,參加一年一度的體育盛會。據統計,八區體育場接待的人數最多一年達到150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群眾性體育運動的搖籃。
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冰運會
據現年68歲的市體育局資料室的張海德回憶,哈爾濱八區體育場在全國揚名,緣於1952年在此召開的東北地區和全國首屆冰上運動會。為了把運動會舉辦成功,市政府特撥專款把『八站公園廣場』改造成八區體育場。當時全市優秀木工都集中到這裡,突擊修建了能容納2萬觀眾的全木制看臺,興建了體育場地,並使其成為一個標准的滑冰場。
那時候,國家女子冰球隊、速滑運動員都在此訓練。哈爾濱市速滑選手更是一鳴驚人,在首屆全國冰上運動會上獲得6枚金牌、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張老介紹說,八區體育場作為全國冰上訓練基地,我國速滑名將王秀麗等都曾在此進行基礎訓練並走向世界。
輝煌不再5年前宣告退役
說到八區體育場的衰落,現任體育場負責人劉魯安很無奈。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專院校、中小學都開始興建自己的體育場館,一些大型社區也能讓人們不出家門就進健身場所。尤其是近些年,對八區體育場投入很少,其在發揮體育功能上失去優勢。他說,直到目前,各個新建體育場館都用上塑膠跑道時,八區體育場跑道鋪墊的仍是較堅硬的火山岩土。
劉魯安說,2003年經過專家認證,八區體育場被認定為『危樓』建築,考慮到群眾安全,輝煌一時的八區體育場正式『退役』,不再承辦群體活動。
20日上午,記者來到八區體育場,雖然上午的陽光很明媚,但是破落的老看臺,斑駁的牆壁,還有場地上的殘雪衰草使體育場顯得一片蕭條。『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標語牌仍矗立在場地中央,但這響亮的口號和體育場周圍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相比,已顯得很不般配。
體育局上報兩套方案
一套方案
擬建封閉式多功能綜合性體育館,總建築面積3.87萬平方米(含停車場1.4萬平方米)總投資1.1億元,全部工期2至3年。建成後可容納8000名觀眾和2000個活動坐席。比賽場地為冰陸兩用,可進行訓練、賽前准備等活動。配套設施有停車場、管理辦公區、休息室、醫務室、興奮劑檢測中心,新聞中心、貴賓室、會議室等。該館可用作全市各種球類、重競技運動、冰上運動的比賽場地和訓練場地,還可以進行文藝演出、會展等活動。
已經『退役』五年的八區體育場。
二套方案
仍然建設開放式體育場。擬新建標准塑膠田徑跑道,中間建足球場,可容納2.5萬名觀眾,並且建設地下停車場,建築面積35400平方米,投資1.4億元,全部工期2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