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 買個電水壺花78元,修理費卻要65元。如今,品種繁多的小家電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質量良萎不齊、售後服務能力弱等弊端。經常陷入『人走茶涼』的窘境。
買大送小待遇不一
昨天,記者在國美黑天鵝家電顧鄉店看到,許多品牌的彩電、冰箱等大家電都在搞促銷活動,顧客可憑不同積分領取電吹風、水寶、加溫器、電磁爐等小家電禮品。據一家進口彩電銷售員講,如果購買的液晶電視出現問題,售後服務人員可免費上門服務維修,但贈品發生故障,只能拿到店內解決,售後不負責上門維修。
在小家電賣場,記者了解到,名牌小家電雖都有售後承諾,但多數不能享受上門免費維修服務,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要在9天之內持有廠家出具的鑒定單到商場退換貨,如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壞,消費者只能到廠家售後維修。
高價維修費令人卻步
據消費者佟先生講,他前年花85元錢買了一個豆漿機,可兩年裡只用了三次就出了故障,由於保修期已過,維修就成了大問題。廠家售後維修人員說,該款機型已經停產,沒有配件了。可到一些個體維修點,張口就要40元錢,算起來還不如買個新的。
據了解,諸如電熨斗、電飯煲、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小家電價格越來越便宜,壞了維修卻難上加難。有些不知名的小家電甚至根本沒有售後服務和維修點,出現質量問題只能淪為『一次性消費品』。
廠家推責可以投拆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小家電維修難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大部分小家電廠家、銷售商受成本制約,沒有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推出新產品就委托特約服務單位負責售後維修,產品一旦滯銷或過時,委托關系隨時可能更換;二是小家電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一些廠家在原有產品淘汰後連配件也一並停產,造成無法維修。另外,一些小家電雖然可以維修,也有配件,但由於維修起來費時、費力,利潤空間小,一些售後服務商索性找理由推辭,或是漫天要價。
對此,省消協工作人員指出,小家電的維修應該是售後服務的必要內容,在保修期內不論該款產品是否停產,廠家都要盡維修的責任與義務,必要時應退換貨或退款。如果廠家不盡責,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舉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