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龍江富錦農村派出所抓交通 交警隊警力進駐鄉鎮
2008-11-25 16:17: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宏志 高健宇 孫偉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訊 黑龍江省富錦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通過實施農村派出所抓交通安全,交警到派出所工作的管理新模式,為農村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開闢出一條從權力下放到警力下沈的新路——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十分突出:無牌無證機動車普遍存在,無證駕駛現象比比皆是,報廢機動車上道行駛時常發生,農民的交通安全意識與快速發展的鄉村道路不適應的矛盾十分突出。農村地區的道路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因此,探索治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長期以來,一直是我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月18日,當記者趕往富錦市公安局進行采訪時,恰好正式宣布具有多年公安交通管理經驗的10名交警分別下派到10個鎮派出所的交警中隊任職,第二天奔赴鎮交警中隊開展工作。交警到農村派出所工作,尚屬全省交警系統首次,是富錦市探索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的一個創舉。

  權力下放派出所出手抓交通

  2006年,將管理農村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下放給各鎮派出所,富錦交警大隊大隊長王政友大膽提出這一設想,得到了市公安局局長陳永德的大力支持,因為鄉鎮派出所的民警對農村的情況熟悉,便於管理。於是富錦市公安局向各鎮派出所下發了《關於農村各派出所內設交警中隊的通知》,10個鎮派出所內設10個交警中隊。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每個派出所2?3名民警履行交警職能,其他民警協助交通管理工作,中隊長由派出所所長兼任。交警中隊的業務工作由市局交警大隊領導和指導。這就從機構、人員、體制和機制上為農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

  11月19日,記者來到富錦市長安鎮。鎮派出所所長董生文說,以前農村交通安全是公路交警來管,農村區域面積要比城裡大多了,而且農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差,不好管,也管不過來,可以說以前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幾乎就是空白、就是盲區。

  董生文說,有了市公安局的授權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報廢車。農村開報廢車的現象特別多,以前派出所沒權管,但報廢車的危害太大,容易出事。很多都沒牌照,出了事不好找。董生文說,長安鎮的報廢車基本打絕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們派出所共強制報廢8臺機動車。

  在村民李振東家,李振東兩口子告訴記者,自己家裡的『小四輪』農閑時還要進城拉磚,一切都按要求辦,牌證齊全。李振東說:『這幾年孩子上學是大事,遠道的都得坐車,車況好不好,司機有沒有事,派出所都管,孩子安全最重要。』

  董所長說:『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在農村是大事,是派出所管交通安全之後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兩年在富錦市農村送子車管得非常好,關鍵在局裡重視。』

  效果明顯事故越來越少

  富錦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大隊長王政友向記者介紹,實施農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改革以來,農村的道路交通事故率明顯降低。經統計,自2006年前三年每年農村轄區平均發生交通事故120起,死亡24人,受傷80人;實施農村派出所管理交通安全後,2007年轄區發生交通事故94起,死亡18人,受傷56人。

  王政友說,在實施農村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改革上,把界定派出所管交通安全的職責和確保執法合法作為重點。本著務虛與務實結合,既讓派出所有職有權,又不影響派出所主業的原則,在道路管轄范圍上明確派出所只管理縣鄉村道路,在執法和管理權限上明確職責范圍:交通安全宣傳、維護道路交通和治安秩序、依法糾正交通違法行為,並對交通違法者進行處罰、處理輕微交通事故等9項職能5個工作重點,做到職責明確,管轄清楚。同時富錦市公安局向市政府法制辦匯報,取得支持,為派出所具有管理交通安全職能的民警辦理了行政執法證,保證了執法的合法性。

  省交警總隊的一位處長在富錦市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現狀調研後說:『我們感到,富錦市公安局走出了一條我省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路子,雖然尚有改進和完善之處,但其成功經驗值得全省借鑒。』

  警力下沈交警隊進駐鄉鎮

  得到總隊的肯定後,富錦交警大隊又深入探索,按三基工程建設的總要求,又把業務強素質高的10名交警調到全市管轄的10個鎮派出所交警中隊工作,主抓交通安全工作。使富錦市農村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在今年5月份,富錦市頭林鎮派出所調來了一位交警盧士俊,到交警中隊任職。11月19日,記者在走訪該鎮結合村村民郭長河家時,郭長河告訴記者,早就聽說鎮派出所調來一名交警,在村子裡這也是件新鮮事,村民還是有些害怕撞在槍口上,有點問題的車都不敢上道了。村主任鄒良利說,他們村經濟條件算是不錯的,大部分農民都有四輪拖拉機,兩輪摩托車更為普遍,幾乎家家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有駕駛證。交警來了之後,挨家挨戶統計機動車的情況。誰家有啥車,哪些人會開車,有沒有駕駛證,都登記了。經過盧士俊指導,村委會在進村路口的門架上粘貼了反光條,村裡的主要街道還安裝了減速帶。通過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及《黑龍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農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了。『起碼他們知道無證駕駛是違法的、是要被罰款拘留的。』村主任這樣表述道。村民郭長河向記者坦言,自己沒有兩輪摩托車駕駛證,自從派出所來了交警,他再也不騎摩托車去鎮裡,只在農忙時到地頭騎。為了安全,『咱喝酒不騎,慢點開』。

  地頭宣傳安全意識入心入腦

  結合村今年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村主任說這是交警盧士俊的功勞。談到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盧士俊說,農村的交通安全應該以宣傳預防為主,必要的時候也要采取嚴厲手段,拘留一些屢教不改存在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人,以儆效尤,警示作用在農村還是比較有效果的。

  當記者采訪頭林鎮派出所所長梁顯俊時,內向的他堅決表示要多說幾句,自從2006年年末農村交通安全的管理權下放到派出所,他們鎮的交通安全狀況好多了。但派出所民警管交通畢竟不專業,說實話,有時候真的弄不明白哪些行為該管,哪些行為不該管。具有多年公安交通管理經驗的交警盧士俊來了之後,工作乾得很有起色,單說統計車輛、駕駛人登記工作,20個自然村,做起來很不容易。現在,他們派出所轄區的交通事故幾乎沒有了。『還得用專業的』。而且做好了這些基礎工作,對破獲治安及刑事案件也有很大幫助。

  交警警力下沈到鄉鎮,各警種協作,效果明顯。經過富錦市公安局黨委研究,決定將該市所轄的10個鎮都配上交警,正式任命為中隊長,交警大隊出資40萬元,每個中隊配一臺警車,並配備一名交通協管員。

  『富錦歷來都很重視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警下沈到鄉鎮,是我們富錦市公安局多年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摸索的一個結果,但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完善,還沒有形成一套成形的經驗模式,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人員派下去了,裝備也要跟上,各方面投入都要加大力度。同時也要加強監督指導,爭取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狀況有個徹底地改變。』富錦市公安局局長陳永德說。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