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 (記者 楊尚峰) 近日,哈爾濱市通河縣濃河鎮解放村村民姜道函正忙著搭建新的養雞溫室,他剛剛上市的一茬雞純收入1.3萬元。談起養雞建溫室他感慨到:『沒有村裡的小銀行,咱們哪有機會養雞掙錢,更別提建養雞房了』,村民譚超搶著說:『這是我們農民自己的小銀行,今後發展生產再也不用愁錢了』。
村民說的『村裡的小銀行』,是大家對『村民發展生產互助資金協會』親切的稱呼。村民發展生產互助資金是財政扶貧資金直接到戶的一種新模式,通俗地講就是政府注入一定財政扶貧資金『鋪底』,農民自主自願地以自有資金入股,成立用於生產發展的資金,采取村內互助、有借有還、周轉使用、滾動發展的辦法,支持貧困村農戶發展生產性項目,從而實現扶貧資金的一次投入,農民持續受益的良好模式,為貧困農民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據了解,通河縣現已在濃河鎮解放村、鳳山鎮四馬村、三站鄉老站村等三個貧困村都組建了村民發展生產互助協會,資金總量已達168.4萬元,其中:財政安排資金90萬元,農戶配套交納互助資金78.4萬元,互助資金參加戶數742戶,其中450多戶享受了互助資金貸款,受益人口達1540人。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