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校園『經紀人』為夜店做策劃 一個月賺了20000多
2008-11-30 11:23:0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偉琳 荊天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訊 大學生半工半讀,有人做家教、有人做小生意,而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制作專業06級學生杜曉宇卻另闢蹊徑做起了藝人推廣和夜店演出策劃人,策劃了紀念哈爾濱地下音樂10周年演出等活動。他不僅賺取了學費和生活費,還在一些策劃的活動中為同學提供了表演賺錢的機會。

  18歲街邊賣唱

  『16歲當過發廊迎賓,17歲擺過地攤,18歲在街邊賣過唱,19歲帶著樂隊表演。』這是24日杜曉宇向記者做自我介紹的開場白。他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做了這些賺錢的自立嘗試,『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想靠家裡養活自己』。

  在發廊當迎賓,杜曉宇沒有賺到一分錢,17歲在兒童公園門口擺地攤僅掙回了500多元的本錢,真正賺到錢是18歲在秋林地下通道賣唱。2004年寒假,杜曉宇學習吉他已有一年的時間,他與母親達成協議,白天去補課,每天17?19時到街邊賣唱。『當時地下通道的溫度在零下十七八度,我故意穿得很破,過往的人以為我小小年紀靠賣唱為生,很樂意給我錢。』有一次,一個過路的女孩子聽了一首歌以後扔下了100元,杜曉宇立即把錢遞了回去。『我覺得她可能不掙錢,所以把錢還給了她。對她說我是學生,來賣唱就是想鍛煉一下。』就這樣,一直唱到春節前夕,杜曉宇賺了200多元錢。

  新學期開學,杜曉宇在學校裡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了一支樂隊,這也是哈爾濱市第一支高中校園樂隊。2005年9月29日校慶時,杜曉宇和樂隊第一次正式演出,唱了自己的第一首重金屬風格的歌曲《不》,演出後他燃放了煙花。『這批煙花是我高一開始學吉他時買下的,要在自己第一次演出後慶祝。沒想到,這個機會等了兩年。』

  杜曉宇的母親擔心兒子太癡迷音樂耽誤了學業,甚至砸了杜曉宇的吉他。高三時,看到他漸漸走出自己的路,父母開始大力支持杜曉宇的音樂之路,換了新吉他、請來補習老師。2006年,杜曉宇考入了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制作專業。

  杜曉宇和樂隊開始做一些商業演出,日子過得很快樂,因為他當時覺得能有機會表演就是快樂的事。可是這樣的演出最多只能賺到路費,距離獨立賺錢上大學的目標太遠,於是他開始尋找新的道路。

  21歲當起夜店演出策劃人

  大一下學期,杜曉宇決定轉做幕後,當起夜店演出策劃人。

  他利用以前演出時建立的人脈,於2007年7月14日舉辦了紀念哈爾濱地下音樂10年『曾經走過的路』的演出在哈爾濱一間酒吧舉行。此次演出聚集了省內外13支搖滾樂隊,共賣出300張門票,杜曉宇分得了3000多元。在前一天,一位策劃人用同一批人在別的酒吧做了演出,可是他只賣出60張門票。演出當天,這位年長杜曉宇十多歲的策劃人也來到了現場觀看。杜曉宇說:『我的成功在於找到了「10年」這個噱頭,哈爾濱地下音樂十年應該做一場秀,可是在當時演出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沒有人做,而我找到了這個商機。』此後的一個暑假,這些樂隊在杜曉宇的帶領下,每周都有演出。可是在此之前,有的樂隊一年都沒有一次演出的機會。

  杜曉宇初嘗策劃獲得成功的滋味,哈市一家較知名的俱樂部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在22歲生日的前一天,杜曉宇成了這家俱樂部的策劃部經理。這個職位的收入是按演出分成,在找噱頭策劃演出的同時,如何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分成是他考慮的問題。『雖然策劃演出前都會談妥分成的比例,但有時是口頭承諾,我也會擔心拿不到錢。』碰到這種情況,他會提前做一些准備。『我喜歡分析,可能與我常看經濟類節目有關。我上初一時,我爸就讓我看央視2套經濟頻道的節目,當別的孩子追星時,我知道的都是財經名人。』

  隨著策劃演出的一次次成功,更多的酒吧、俱樂部向他發出了邀請。杜曉宇的人氣越來越高,從今年6月開始,他的收入越來越多,僅2008年10月他便賺了20000多元。

  學生身份讓競爭對手放松戒備

  杜曉宇的工作准則是講信用、謙虛。『年齡小也是一種優勢,以謙虛的姿態來學習,很多年長的人也願意傳授更多的經驗,還可以讓競爭對手放松戒備。』

  在開始從事策劃時,杜曉宇沒有廣闊的人脈,他是在一位開琴行的朋友幫助下纔得以辦成紀念哈爾濱地下音樂10年的演出。『當時我只是一個學生,對他來說我只是一名顧客。後來,我主動給他們找一些客源,我自己買些東西,再會來點兒事,關系處得很融洽,就這樣從顧客變成了朋友,後來變成合伙人。』

  在跳槽到一家酒吧後,當時策劃部的人員沒有與杜曉宇說一句話。『他認為我是去搶他飯碗的,但我要讓他認為我就是去幫忙的。於是我主動跟他說話,讓他猜我多大了。當他聽說我纔22歲時,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整個表情都放松了下來。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沒有工作經驗,不會有競爭力,其實這種看法未必正確。大學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教給了學生走入社會後如何學習的能力,而經驗是越積越多的。』

  杜曉宇認為,競爭對手有時也會變成朋友。去年12月,杜曉宇從事夜店演出策劃的第一次危機就是在競爭對手的幫助下化解的。當天一共有6支樂隊參加表演,一個樂隊的鼓手與服務人員發生了衝突,繼而離開。而這名鼓手兼任兩支樂隊的鼓手,他的離開,導致兩支樂隊不能正常演出。『這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樂隊不演出,我必須把所有的錢賠進去,樂隊方面也會失去一些關系。此時,我在舉辦紀念哈爾濱地下音樂10年演出時的競爭對手站了出來,他出面把這事平息了下來。從他那裡,我學會了寬容。』

  校園裡的『經紀人』

  杜曉宇忙於工作,與同學私下交往的時間不多,但他在同學中的人緣很好,因為他是校園裡的『經紀人』,能為不少同學提供表演和賺錢的機會,學聲樂的同學每次演出費100?150元,美術系的海報設計酬勞100元起。

  他每次策劃演出的海報均出自本校美術系同學的設計,每次的勞務費從100元至幾百元不等。杜曉宇第一次策劃演出的海報設計人是本校美術系一位大一學生。這位同學聽了杜曉宇的策劃想法,兩天後便拿出了設計作品,杜曉宇支付給這位同學100元的酬勞。後來杜曉宇又為他介紹了其他的廣告設計工作,幫助這位同學賺取了一些生活費。

  用自己的能力來幫身邊的人,這是讓杜曉宇高興的事。如今,一些被他推薦出去的同學也小有名氣。一次,杜曉宇制作了一個開場曲,請一位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同學錄了一些聲音。這場演出後,便有人找到這名同學做演出,去年12月的一場演出,她只上臺說了5句話,便得到了200元的酬勞。

  這些同學都是杜曉宇通過熟悉的同學找到的,『在校園裡,我有一批專門為我尋人的同學,有演出時,我便會通過他們找人,再把酬勞給他們,他們與演出的人分錢』。

  杜曉宇的理想是畢業後從事電視類的節目策劃或音樂制作,而現在的經歷都將成為他向目標邁進的經驗積累。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