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地鐵1號線沿途地下將建3.5萬至4萬平米商業區
2008-12-02 13:58:4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黎靜 鄧雪 於博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訊 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哈爾濱市地鐵1號線沿途地下將建3個規劃面積在3.5萬至4萬平方米,集品牌服裝經銷、餐飲、娛樂等於一體的商業區。一個新的地下商貿圈已繪就。

  自第一條地下商業街1987年開建以來,哈市地下空間開發的腳步越邁越大。據統計,2007年和2008年,哈市地下空間建築面積猛增20萬平方米,是1987年至2006年面積增量的總和。專家預測,這種增長速度將持續下去,因為『19世紀是橋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建築的世紀,21世紀是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世紀』。

  開發商認准『地下掘金』

  據悉,地鐵商業街項目只是哈市近期大規模地下空間建設計劃中的一個。市人防辦工程處提供的審批數據顯示,哈市將於2020年以前,重點發展十餘個大型地下空間項目。屆時,地下空間面積將達到現有面積的2倍以上。目前哈市現有地下空間共有9類用途,商場和車庫(倉庫)各佔3成,其餘多為住宅,另設旅店、餐飲、文化娛樂、教學辦公、醫療和生產車間。盡管大多數項目的初衷都不是發展商業形態,但那些在建和規劃中的地下空間開發項目還是引起開發商和大小商業資本的關注,成為一種熱門的投資形態。

  1997年,《人防法》頒布實施後,哈市人防工程多元化投資形式逐漸成熟,當時建成的人防工程主要有南奮斗路工程、革新街工程等,均在萬餘平方米以上。據統計,2005年和2006年,哈市地下空間建築面積每年以5萬至6萬平方米的速度增長。市人防辦相關負責人解釋,多年前,開發商們用向相關部門繳納結建費的方式來避免在地下開發方面的巨額投入。2007年後,人防辦本著『以建為主,能建就建』的原則,鼓勵開發商投資開發地下人防工程。除去政策方面的因素,哈市地下空間面積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產開發商們看到了地下空間昇值的潛力。

  『地下掘金』重在選址

  做地產開發,賺錢的秘訣是選址。據統計,哈市四成的人防工程集中在南崗區,而南崗區總面積在全市城區中佔10.8%,人口佔24%。雖然南崗區和道裡區的地下商業開發已局部飽和,但還是有大量商業資本流向這些地方。

  市人防辦工程處負責人介紹,地下空間的開發成本要比地上高出四成左右。盡管如此,開發商仍趨之若鶩,為什麼?2000年以來,哈市地下空間的開發更多是伴隨著地上項目同時進行的。為最大限度地佔有具有昇值潛力的空間,開發商們將眼光瞄准地下。畢竟,哈市已有的商圈內,可以用來建住宅和購物中心的土地越來越少了。開發商們知道,只要佔據『有利地形』,經過合理的運營操作,地下空間的商業利潤仍相當可觀。

  根據我國現有的土地規劃和使用辦法,開發商在取得了土地後,也就同時取得了相應位置的地下經營權,而且完全免費,這個優勢在城市的中心繁華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這等於省下了土地出讓金,加上避免了拆遷、生態補償等項目,地下空間的建設就相應降低了成本。


 

  『地下與地下』的衝突

  從城市發展建設來看,地下空間建築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日漸增多,開建時往往會發現先前的地下建築不符合後續地下項目的要求。

  以紅博地下商業區為例,哈工大建築學院教授趙天宇說,因這裡地下商業街密集,導致地鐵1號線途徑此地時,出現地上車站選址困難、地下線路必須繞行的狀況。另外,地鐵1號線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開挖式』施工方式,即在挖開地面施工,而在南崗區這樣地下商業空間密度大的地方就必須采用『下挖式』施工方式,即在地下掏洞施工,成本高,危險性大。趙天宇講,這主要是早期城市地下建設缺乏規劃的緣故,地下空間一經建成,對其改造與改建的難度大;另外,地下構築物的建設成本高,工期長,這就要求對地下空間規劃利用要慎重,要有長遠眼光。

  『地下與地下』的矛盾還體現在已有地下空間的用途是公用為主還是商用為主。哈站前廣場交通混亂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哈工大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徐蘇寧曾參與哈站前改造規劃設計,他說,2002年他們在參與改造規劃時強調,站前廣場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在當時的設計中,有一條地下行車道從紅博地下廣場一直貫通到道裡區』,但現在地下的路網都被破壞了,商業功能湮沒了交通功能。他認為,應將站前地下廣場部分商戶遷出,改建成停車場,解決地上交通擁堵和停車難的問題,其他空間用作綜合服務。

  地下空間亟待豎向規劃

  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哈爾濱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已出臺。有專家強調,在此基礎上,還應該規劃出地下空間的『豎向開發層次』,纔能避免未來地下空間開發中再次出現地鐵選址與現有商業街衝突的狀況。通常講,地下空間分為淺層(地下30米以上)、中層(地下30米-100米)、深層(地下100米以下)三個層次。專家們建議,哈爾濱市地下空間豎向層次規劃的控制范圍一般為:

  (1)地下0米-10米左右,安排市政基礎設施管線和排洪暗溝,屬淺埋無人空間。

  (2)地下0米-20米左右,安排商業、文化娛樂、軌道交通站臺、人行通道、停車庫和生產企業等人們活動頻繁的設施,屬有較多人流空間。

  (3)地下10米-30米左右,安排軌道交通的軌道、地下機動車道、市政基礎設施的廠站、調蓄水庫和貯藏空間,屬深埋少有人空間。

  (4)地下20米-30米或更深范圍,可作為本市某些特殊需要和采用特殊技術的空間需要,屬基本無人空間。

  哈埠地下空間開發態勢不斷走熱,人們期待它的健康發展,讓地下空間成為提昇市民生活質量的平臺。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