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遠航"咋沒了? 20多萬打"水漂"兩女孩無處投訴
2008-12-03 07:44:4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訊 日前,在哈爾濱遠航職業技能學校求學的兩名學生陳娜、李艷特意從家鄉溫州趕來哈市,因學校推薦的『航空公司』突然失蹤了,她們來找學校退還推薦費,可誰知到哈後卻發現已經人去樓空。而就在此時,該校的老師竟還通知她們交大專畢業證書錢。兩名學生到哈爾濱日報求助:為了求學,我們都花20多萬元了,沒想到連學校都上沒了。

  空歡喜 入學三周即被通知面試,收取推薦費近13萬

  據陳娜和李艷介紹,去年6月她們到『遠航』航空乘務專業學習,並按照學校《全日制學生入學協議書》要求交納第一年學費、住宿費、職業服裝費、注冊費、住宿用品費、書費和保險費等共計12400多元。在校學習僅半個月,學校的會計張穎通知她們7月份有5家航空公司要到學校招聘空姐,讓她們參加面試,並每人交128800元的推薦費,稱如果面試通過就可以上班,到時候推薦費不退;如沒能通過面試或不能就業,推薦費全額退還。

  7月中旬,陳娜、李艷等6人在老師『趙處』的陪同下到北京新航岸酒店,接受學校推薦的奧凱公司面試,並交了300元體檢費。7月末,『遠航』通知她倆通過面試到北京簽約。陳娜和李艷到北京後卻發現和他們簽約的並不是『奧凱公司』,而是吉林藍天(派遣)公司,簽的也不是合同,僅是一張保證書。二人拒絕簽約並向學校反映了此事。

  8月底,『遠航』校長徐雪梅通知她們:『藍天』就是『奧凱』,如不簽約就等於放棄推薦機會。徐讓她們放心去北京培訓。在得到學校的保證後,二人赴京與『藍天』簽約並每人交了3萬元的保證金。『藍天』在協議上稱經過6至12個月的培訓,她們就可以考取乘務員資格證,全部培訓合格後將被派遣到航空公司上班。

  陳娜和李艷說,在北京一年時間裡,『藍天』只對她們進行了兩周簡單的軍訓和不到50個小時的游泳培訓,就再也找不到『藍天』的人了。打電話找負責和她們聯系的『張丹』,對方稱什麼時候培訓會通知二人,『遠航』也說得到培訓通知會通知她們,可她們自己租房空等了近一年的時間,也沒得到任何消息。

  兩眼黑 回哈找學校,學校人去樓空

  11月底,陳娜和李艷回到哈市找學校討說法,當她們來到去年6月份還在就讀的學校時,卻發現人去樓空。

  記者日前陪著兩個女孩來到位於南直路65號的『哈爾濱遠航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發現學校的牌匾已經被摘掉了,大門緊鎖。記者以送學生的名義來到緊鄰的哈爾濱建成廠,一樓收發室工作人員說:『遠航當時租的我們單位房子,現在已經搬走了,聽說搬到江北改名叫「黑龍江東星外國語學院」了。』他們勸記者說:『別到遠航學習了,這裡淨騙人,找他們退錢的學生和家長可多了。』

  陳娜和李艷通過原來的同學了解該校去向,得知同學們幾乎都不在該校學習了,聽說學校搬到了江北大學城附近。記者找到了該校申校長的電話,但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又找到會計張穎的電話,張稱在家休假很長時間不上班了,不知道學校搬哪兒去了。

  隨後記者在勞動部門獲悉,『遠航』因虛假宣傳招生收費,已被哈市勞動部門撤銷了辦學資格。

  費思量 學校被撤,老師仍在收錢,收錢地址不在學校

  就在記者和陳娜、李艷四處打聽學校新址時,意外地接到學校老師『趙處』的電話,告訴她們還得交420元的大專畢業證書錢。得知二人已到哈市,『趙處』打來電話說:『明天我到你們住的賓館去取錢。』11月28日早晨,趙打電話對陳娜說:『我有事到省醫院,你們到醫院旁邊的工商銀行來交錢。』

  記者以陳娜親屬的身份陪著她們來到那家銀行,找到了『趙處』。記者問陳娜等人根本沒有參加考試,怎麼能得到畢業證,學校現在搬到什麼地方去了。趙稱:『學校考試時都讓學生替她們考了,到時候拿證就行了。現在學校搬到了江北大學城附近,改名叫黑龍江東星外國語學院了。因學校承諾畢業後全員上崗不能兌現,很多學生要求退學費,校長徐雪梅跑到北京又辦了一家類似的公司。』趙稱他也不想在學校乾了,想把40多名學生的各種手續都辦好轉交給黑龍江省某學院招生辦主任李某,到時候就可以拿到畢業證了。只要學生們交420元錢,論文他們都包了,到時候把證郵寄給學生們就行了。

  記者按照他提供的電話,撥通了李某手機。李稱拿到所有學生的手續後,到她所在學院參加補考後就可以拿到國家承認的正規大專畢業證書。可記者回到報社給該學院招生辦打電話找李某時,工作人員稱該人早已不在招生辦工作了。

  昨天記者再次撥打李某電話,她稱自己雖然已經不在招生辦工作了,但『遠航』的事收尾工作還由她負責,2010年這批學生畢業時可以通過補考拿到大專畢業證。

  盼立案 20多萬元打『水漂』,兩名女孩子無處投訴

  為了求學,除了所交的各種名義費用,加上在北京期間租房等待的費用,20多萬元打了『水漂』,兩名無助的女孩到市公安局經偵部門報案,得到的答復是:證據不足,應到法院起訴。記者陪同二人來到律師事務所,律師告訴她們:這樣的案例已經屬於詐騙,應到公安機關報案,如果通過法院起訴,必須找到校長徐雪梅,但目前又找不到她,所以還得通過公安機關。

  學校推薦的航空公司找不到,培訓中斷了;學校更名搬遷也找不到,推薦費無法追回,兩個溫州女孩感覺很無助。她們希望有關部門能立案調查,將不法分子繩子依法,維護她們以及與她們有一樣遭遇學生的權益。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