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哈爾濱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面面觀之安全無小事
2008-12-03 10:51: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梁學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日訊 奧運會總是與歡樂相伴,與笑聲相連。不過,它也偶有另外的一面。

  1972年的9月5日,奧運會出現了殘酷殺戮的一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持槍襲擊了運動員村,當場殺害2名以色列運動員,劫持9名人質,致使比賽全部停止,奧運村一片混亂。當恐怖分子行凶時,正好世界各大電視臺向全世界直播,從而加重了恐怖氣氛。整個事件的全部人質沒有一人獲救,最後以5名恐怖分子和1名德國警察死亡而告終,史稱『慕尼黑慘案』。流血事件震驚了體育界人士,促使後來各屆奧運會加強了安保工作。

  安保工作從忽視到強化,是一個刻骨銘心過程。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盡管采取了嚴密的保安措施,但是在人們交換紀念品的奧林匹克公園內發生了強烈的爆炸案,造成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悉尼奧運前夕,『基地』組織亞洲頭目杜安·伊薩姆迪計劃襲擊奧運會場,襲擊悉尼南部盧卡斯高地核反應堆,利用核污染破壞奧運會。後來,他的計劃因故而流產。

  真正將安全工作當成頭等大事來抓的是美國鹽湖城冬奧會,具有裡程碑意義。

  當時,『9·11』恐怖事件驚醒了美國人,震動了美國人。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組委會亡羊補牢將安全視為賽會首位硬任務,使用了大量的高科技裝備,進行了航空管制,這是奧運歷史上的第一次。在場館周圍部署了導彈,現場布置了大量的安檢門,調動了警犬,形成了一個上到聯邦調查局下到地方警察局的統一指揮機構。

  記者曾采訪了這屆冬奧會,安保工作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次脫鞋過安全門,安保人員還經常抽查:將鞋底下的附著物取下些許而進行化驗。進入比賽場館的觀眾須經過嚴格安檢;奧運村及頒獎廣場周圍都增設了隔離網。

  而北京奧運會是一次最安全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以『無以倫比』一詞加以盛贊該屆奧運會圓滿成功,安保人員功不可沒。

  北京奧運的安保工作是開放的。據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各項預算是16億美元,而其中安保預算為3億美元,足見安保工作之重要。

  2002年,中國警方擬訂了《奧運安全保衛專項規劃》,並作為一個獨立部分寫進了《北京奧運行動總體規劃》。這一專項規劃包括:建立統一、高效、強力的安保指揮系統;建立情報搜集預警評估系統;建立以反恐怖為重點的專業化快速反應特別行動隊等。

  北京奧運會的安保措施很多是借鑒了往屆奧運會成功的經驗。派員對雅典奧運會、都靈冬奧會、德國世界杯賽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進行了實地和現場考察,向舉辦國、舉辦城市的警方、安全部門學習。接著,聘請國際奧委會的安保專家、往屆奧運會安保指揮人員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安保顧問,廣泛聽取國際安保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另外,奧運賽時的國際警務聯絡中心,與所有國家的安保部門建立每日的情況通報機制。

  哈爾濱大冬會規模雖不能與奧運會同日而語,安保工作卻同樣重要,事關重大。此次大冬會比賽項目分布在哈爾濱、帽兒山和亞布力3個賽區,賽場戰線長,相關人員多,安全無小事,可以預見哈爾濱大冬會安保工作將是一場大硬仗。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