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 一款普通的火山石按摩枕,在批發市場的售價是20元。商品上卻標著『廠家統一售價198元』的字樣。廠家標價為何是售價的近10倍?一位批發商透露,『當它在美容院出售時,就能要到這個價格。』
近日,一位經常在批發市場購物的消費者趙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注意到在批發市場裡,服裝、化妝品、按摩產品等小商品,都有『廠家定價』、『統一售價』等標價。然而實際購買時,批發商的售價要遠低於這些標價,有時候這個價格甚至相差十幾倍、幾十倍之多。
昨天,記者來到透籠批發市場,這裡果然很多商品都自行標注了價格。記者拿起一套保暖內衣,衣角下面縫制的標簽價格是『398元』。但批發商告訴記者,買一件100元,多件批發80元。隨後,記者來到一家火山石產品專賣店,這裡銷售著大量美容產品和按摩產品。記者注意到一款火山石的按摩枕,店主報價20元。記者拿起時看到了上面標注的廠家統一售價:『198元』。其他美容產品的標價也都比店主要價高出幾倍、十幾倍。記者詢問店主,為何標價如此高,店主告訴記者,『這是廠家標的,主要是為了賣到美容院、按摩院時可以要高價。』
記者進一步調查了解到,哈爾濱市大量美容、零售、服務場所都在批發市場進貨,其中不乏一些品牌商品。這些產品的標價和售價所差價格,就是次級銷售商的利潤率。因此,一些商場即便按照商品標價打折銷售,利潤依然可觀。像趙女士的消費者認為,如此虛高的標價,是廠家幫助銷售商在牟取暴利,肯定會有很多消費者因不知道內情而花冤枉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