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 哈爾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為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批單位,通過組織學習、調研、查擺問題,梳理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勞動合同簽訂、就業培訓、創業服務等方面的25個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並提出整改方案。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深入社區,服務民生,推動勞動保障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為建設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作貢獻』為活動載體,擬定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第一階段重點學習研討課題,通過實地調研,梳理確定了在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公開醫療保險類藥品和可報銷比例、建立適合困難人群的醫療保險制度體系、如何在醫療保險政策上給予社區醫院更大的扶持、將個體診所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將疾病防治和康復也納入到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加強醫療費用監管工作、建立適合城市困難人群的養老保險體系、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參照最低工資標准適時提高失業金標准等25個重點問題。
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學習,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廣大乾部職工認識水平不斷提高,思想進一步解放,破除思想上的阻力,改革與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就業和保障政策規章,提出了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在醫療保險辦公室及各住院科室配備《黑龍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免費供參保住院患者查詢;對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增加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費30元;逐步擴大社區衛生服務范圍、提高醫療保險支付限額;出臺政策,把健康體檢、口腔鑲復、義肢安裝等納入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三級甲等醫院抽調有經驗的高職醫護人員作為監督員,加強醫療費用監督工作;延續繳費,保證困難人員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根據最低工資標准提高,適時提高失業保險待遇;對進城從事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問題進行調研,爭取在2010年前出臺哈爾濱市的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實施意見;加強培訓與就業的結合,提高培訓後就業率和質量,進一步完善和發揮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等50餘條整改方案。
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勞動保障部門將通過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問題,要在小額擔保貸款、社保擴面征繳、企業欠薪治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等方面有所突破,全力促進就業、保障民生,推動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