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最近,市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完成了『哈埠人力資源狀況調研』,100名進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和哈爾濱市人纔市場,年齡在18歲至60歲間的求職者,分別就基本情況、工資收入、就業情況等31項調查內容,進行有效調查問卷後,顯示出哈埠人找工作的求職結構發生了新變化。
年輕人成為求職主體,18-25歲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達到42%
在根據百份有效問卷統計出來的調查結果中,與以往相比,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年輕人成了人力和人纔兩個市場的求職主體。從求職者的年齡構成就可以發現,46歲以上求職人員佔18%;36-45歲年齡段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佔14%;26-35歲年齡段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佔26%,而18-25歲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達到42%。
調查人員說,近年來,哈爾濱市各級政府、就業服務機構,通過政策性崗位開發等,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幫助『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從而使大齡人員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逐漸減少,35歲以下年齡段的求職者成為目前兩個市場求職的主體。
女性外出求職在上昇,男性多尋找技術工種
目前,哈爾濱市女性勞動者進入市場求職的人數呈上昇趨勢,已佔到抽樣調查的43%,比以往增加了一成多。
在女性選擇的求職崗位中,家政服務佔30.2%,文職佔27.9%,教師和護士分別是4.7%。
在佔調查總人數57%的男性求職者中,出現的新變化是『賣苦大力』的少了,求職技術工種的多了。其中,『技術員』佔19.3%,其次電工佔14.0%,水暖工佔12.3%,氣焊工佔10.5%。
調查分析認為,技術類求職人員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哈爾濱市官方及民間的一些培訓機構增多,求職者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接受崗前技術培訓,使持證待崗的求職者大量增加,在57%的男性求職者中,有各類技術證的就佔32%。
『白領』崗位供求1:80,『藍領』崗位供求50:1
從調查情況看,屬『白領』的文秘、財會、行政辦公崗位求職人數目前最多。這些工作環境較好、收入比較穩定的崗位特別受一些大中專畢業生和從事過上述崗位工作的求職者青睞。其中,文秘和財會崗位供求比例達到1:80。由於這些崗位接近飽和,求職人員過剩,近段時間工資有所下降,原來有一定經驗的文秘工資在1200-1500元之間,現在一般在1000-1200元之間,平均下降了200元左右。
調查顯示出的另一個求職矛盾是,『藍領』崗位供大於求,其中營銷員、業務員、餐飲和物業服務人員,崗位和求職人數比例為50:1。求職者普遍認為,這些工作壓力大、業績考核嚴格,大多采用『底薪加提成』方式,收入不穩定,一些用人單位管理不規范,勞動強度大,勞動保障不夠。
求職者最關心:工資、培訓、勞動合同
截至10月份,今年進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招聘的用人單位累計達到18336家,累計提供工作崗位490467個,求職者為166649人,市場用工崗位和求職者人數比例為2.9:1。該市場相關人員說,和去年的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情況相比,今年用人單位在招聘簡章中已消除了戶籍、性別、年齡、身體等方面的不合理要求,加大了求職者的工資、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及工作環境的透明度。
調查也顯示,求職者最關心招聘單位的工資、培訓、就業條件和勞動合同內容,其中有20%的求職者反映曾陷入用工單位在勞動合同上布設的霸王條款、押金條款等『合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