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建設充滿生機核心產業帶
2008-12-04 09:22: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建設充滿生機的核心產業帶——全面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調研報告

  栗戰書

  一、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取得的成果

  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市是我省經濟實力最強、工業化水平最高、經濟輻射力最大、基礎設施配套最好、科技人纔最多、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這一區域是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和石化基地,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哈爾濱『三大動力』,大慶油田,齊齊哈爾『一重』和一、二機床等一批國寶級企業蜚聲海內外。這裡集中了全省47.8%的人口、68.2%的GDP、63.6%的財政收入,集中了全省72.7%的高校和絕大部分科研院所,集中了52.8%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5年,我省做出了開發利用哈大齊沿線重度鹽鹼地,建設工業走廊的戰略決策,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已經成為引領我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先行區』。

  ——突出第一要務,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截至2008年8月末,哈大齊工業走廊開發面積達到93平方公裡,已開工項目711個,竣工投產項目429個,實際完成投資457億元。今年前8個月,新增開發面積12平方公裡,協議入區企業167個,簽訂協議投資額260億元,復工和新開工項目147個,竣工投產企業93個,實際完成投資94億元,佔全省同期工業投資(595.7億元)的16.3%。哈爾濱段建設呈現出重點園區快速發展,其他園區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齊齊哈爾規劃了面積為30平方公裡的重點園區,規劃建立裝備制造工業園、現代農業綠色食品產業園、物流與服務外包園、科技教育園、綜合服務園等5個重點產業園區。大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征用油田公司4.11平方公裡建設用地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前可以完成;園區鐵路專用線、電力系統改造、道路、給排水、集中供熱等一批完善園區功能的基礎設施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堅持招大引強,招商引資開闢新天地。2008年4月份省政府在上海舉辦了『黑龍江省哈大齊工業走廊(上海)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70億元。積極利用2008哈爾濱冬季國際投資洽談會、第19屆哈洽會等機會擴大哈大齊工業走廊在國內外的影響。哈爾濱呼蘭區創造『代理招商』的新模式,以概念招商牽動園區項目生成、集聚。地理信息產業園『以園招商』,集聚國內35家地理信息服務外包企業。齊齊哈爾側重於與大企業集團總部合作。大慶市高新區與上海化學工業園、張江集團,經開區與上海松江工業區、紅崗項目區與上海青浦工業園區、空港經濟產業園與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等分別簽訂了友好合作戰略協議,承接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對接,提昇園區水平。

  ——加速產業集聚,產業發展構築新高地。截至2008年9月份,哈爾濱段投資億元以上的竣工項目有24個;投資億元以上在建項目有39個;投資億元以上協議項目有29個。已有8個汽車零部件項目落戶哈爾濱汽車及配套產業園,一批電力設備配套企業集中在哈爾濱機電工業園。同時,哈爾濱以獲得國家民用航空產業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兩項授牌為契機,集中力量打造航空、汽車和生物制藥等優勢產業集群。齊齊哈爾圍繞裝備制造業提昇項目集聚能力,華工機床、精鑄良鍛造、亞飛模具等投資44億元的70多個為齊市大型裝備企業配套的項目已竣工投產。大慶依托油資源,一期開發31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建設5萬平方米標准廠房的石油石化裝備制造產業園正在實施中,年底可投入使用。

  ——加快上市步伐,資金來源拓展新途徑。大慶市把推進企業上市作為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2008年以來,隆赫達、大正、慶客隆等3戶企業在境外成功上市,路通、同禹傲思、龍達等8戶企業近期即將完成在國內外的上市工作。

  ——優化軟硬環境,園區發展打造新平臺。哈爾濱段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無償代辦制等六項制度。齊齊哈爾成立大項目建設環境服務領導小組,專門為園區大項目建設創造寬松環境、強化推進機制、強化政策爭取、強化招商引資。大慶繼續落實『四項制度』,加強硬件建設,從『開發』園區向『開發經營』園區轉變,創造具有現代管理、國內一流的經濟發展環境。


 

  二、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挑戰

  第一,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制度、體制、機制、政策、辦法尚未完全形成。園區招商與項目生成建設的機制、開發區或園區建設管理體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創新。運用市場手段實現資源資本化、土地生資金的本領比較弱。省、市、開發區(園區)一體化聯動的體制機制沒有形成。二是建設用地供求缺口進一步擴大。園區建設用地指標偏緊。工業用地受到限制,土地價格偏高,同一項目區用地價格不同。已出臺的土地優惠政策已和國家新出臺的土地政策相抵觸,無法執行。另一方面,土地集約利用機制尚未形成,在增加容積率方面,特別是因收儲閑建土地、棄建和佔用而未建土地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也造成了用地緊張。三是現有的產業規劃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整與完善。目前,產業規劃問題已經影響到產業發展配套、要素集聚、外資進入和項目落地。同時,也產生低水平、重復建設,錯位發展效果不突出的問題。四是走廊建設資金短缺和貸款難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破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不到位以及支橕大項目建設的資金短缺等問題,已經成為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瓶頸。五是優惠政策還有待於進一步落實與完善。個別地方為單純吸引外資,無限制地降低政策『底線』,以拼政策資源招商,造成競相壓價,零門檻進入,使某些投機者從中漁利。六是領導乾部的工作狀態還需進一步振奮。缺少『五虎上將』式的工作團隊,乾點事、成點事的激情不多。

  第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一是投資情況分析。截止到2008年10月末,哈大齊工業走廊竣工投產企業為456戶,佔入區企業總數的47%;已開發區域的投資強度為4.94億元/km2,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哈大齊工業走廊已開發區域的投資強度雖然比上年同期(4.5億元/km2)略有提高,集約化程度有所增強,但是與同為東北地區的吉林省和沿海地區的上海市有較大差距,分別為吉林的70%、上海的16.5%。分析表明,①走廊內園區產業的集聚效應還沒有顯現出來,產業集聚程度較低;②區域影響還不大,從全國市場角度講屬於末梢,雖然有些資源屬於初級產品,但是區域競爭力弱;③哈大齊工業走廊各園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還不高,吸引力不強;④哈大齊工業走廊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制約了部分企業入園發展。二是產業發展情況分析。工業走廊產業布局總體規劃了裝備制造業、石化工業、農副產品深加工、醫藥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物流業六大產業,到目前為止,裝備制造、石化工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高新技術產業和醫藥產業發展緩慢。三是外資投資情況分析。截止到2008年10月末,哈大齊工業走廊各園區共有大約15家外資企業入住,共吸引外商投資24億元,佔投資額的5.1%,佔比較低。說明哈大齊工業走廊各園區知名度不高,區位環境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以及園區的生活、文化等配套設施落後難以對外資企業形成吸引力。四是人纔支橕情況分析。目前,走廊內三市兩縣人纔總量達到93.9萬人。其中,黨政人纔8.7萬人,企事業單位管理人纔13.4萬人,專業技術人纔(含技能人纔和農村實用人纔)71.8萬人。與走廊的發展要求相比,還很不適應。具體表現為:①人纔數量不足,素質結構不合理,特別是高層次領軍人纔、新技術研發人員、復合型創新人纔嚴重不足;②條塊分割、產學研脫節,中直、省直、軍隊系統以及各市地之間,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人纔缺少有機聯系,力量分散;③投入不足,吸引和穩定人纔困難,缺乏必要的物質保證,一些高層次、關鍵技術崗位的骨乾力量流失嚴重。

  第三,世界金融危機對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影響。一是區域內工業經濟增速放緩。1~10月哈大齊三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回落2個百分點;煉鋼、精煤生產企業衝擊較大,企業利潤大幅下降,企業應收賬款增多,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這些應收賬款成為壞賬可能性加大;工業用電量減少;工業企業貸款難度加大,工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昇。二是投資形勢不容樂觀。大多數企業家對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大,直接影響了企業未來投資上項目。三是對出口目前影響不大,但不容樂觀。哈電、一重等骨乾出口企業的長期訂單明顯減少,甚至被取消。部分外貿企業產品積壓、經營陷入困境,因預付款不能及時兌換,匯兌損失嚴重。四是財政收入受到影響。在分析判斷危機影響的同時,要采取『兩分法』看待危機,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機』。國家出臺十項政策,拿出1.2萬億,拉動4萬億的社會投資,這些投資既是我省加快發展的機遇,也是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面臨的機遇。


 

  三、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步伐的對策

  第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和完善體制機制。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是我們探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全面協調發展的理論應用成果,是科學發展實踐的創新成果。在全省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了引領作用。但從目前的建設進程看,哈大齊又是落後的。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工作上大膽創新。在體制創新上,也不能一成不變,要靈活機動,因時因勢而改。

  第二,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通過調研,提出一個新想法。即『331』開發與建設模式。一要激活『三個發展動力』,二要放大『三個發展效應』,三要構建一個『T』字形區域快速增長空間結構。激活『三個發展動力』。一是加速城市化進程,以哈大齊三個中心城市為依托,使『5+2』園區發展帶動周邊城市群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1小時』或『2小時』地區經濟圈;二是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通過高新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產業,凸顯主導產業,帶動現代農業,提昇現代服務業,培育新興產業,構建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三是加速國際化進程,抓住世界經濟低迷期和國際化中心城市人力資本向欠發達地區流動的有利時機,以吸引人纔、激活人脈,使一批創意、創新經濟在廊區落地生根,加快哈大齊中心城市與國際化中心城市體系中的價值增值鏈有效聯結。放大『三個發展效應』。一是放大同城化效應。加緊建設哈大齊城際鐵路、高等級公路網絡化和數字化城市,有效地縮短三座城市間的空間距離,降低生產要素在這一區域的運輸費用和交易成本;同時,通過進一步提高經濟開放度、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制度支橕,進一步釋放同城化效應。二是放大走廊效應。就是依托三個中心城市之間的空間聯系、產業關聯、要素流動的便利性,進一步強化交通走廊效應,凸顯產業集聚效應,形成交通走廊帶動產業走廊發展新格局。三是放大軸線擴散效應。就是依托哈大齊與走廊城市群所構成的點軸形成的經濟增長極,不斷提昇走廊產業競爭力,增強城市發展吸引力,影響和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構建一個『T』字空間發展結構。現在東北三省已經出現了遼寧中部城市群、長吉圖產業圈和哈大齊工業走廊三大地區經濟板塊,是區域發展的亮點,也是最具活力的增長極。依托三省四個主要中心城市獨特空間資源,充分發揮這一區域的鐵路、公路、航空、海運與內河航運的優勢,特別是要進一步放大汽車、機床、電站設備、醫藥、食品加工、旅游、物流、會展、科教、文化的區域產業集聚效應,對內強化產業提檔昇級、對外加強城市之間的空間聯系,強化哈大齊主軸輻射效應,由哈爾濱市沿301國道向牡丹江綏芬河延伸,形成哈大齊重化產業帶與沿邊開放帶的耦合,打造以哈大齊牡綏省內的『一橫』軸線;以依托哈爾濱與長春的同城化效應為契機,通過交通網絡貫穿、區域公共產品共享共建,產業鏈條延伸、資本逐利跨境連接、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與哈長沈大省外的『一縱』軸線聯結,集成東北三省主要中心城市的空間資源,形成一個『T』字形區域快速增長的空間結構。

  第三,進一步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步伐。要著眼於全省發展,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要堅決打好以下五個戰役:①堅決打贏確保實體經濟快速增長的戰役,穩住龍江主導產業地位不動搖,防止經濟增長出現大落;②堅決打贏催生創意經濟規模發展的戰役,在服務外包、IT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經濟、會展經濟、職教培訓、諮詢服務、現代物流等方面,成氣候、上規模、提檔次,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互動,達到以豐補歉、新增長點拉動全省快速發展的目的;③堅決打贏爭政策上項目調結構的戰役,要謀劃大項目、爭取大投入、上馬大工程、引進大裝備,通過公共投資帶動增量發展、規模投入帶動存量發展、技改投入帶動集約發展,不斷提高發展質量;④堅決打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戰役,突破發展瓶頸、打破發展困局、增強發展的自由度,不斷地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一體化發展格局;⑤堅決打贏民生改善的戰役,繼續實施好改善民生為主的就業再就業、扶貧脫貧、住房解困、『兩棚一草』改造、『三供兩治』建設、城鄉居民保障、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文體繁榮、『平安龍江』建設等十大民生工程。


 

  第四,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把招商的重點放在國內外500強和重要金融機構上。充分利用冬投會、哈洽會、上海友好合作等平臺,搞好專題招商。要加強國內招商,特別是到企業的總部去洽談招商業務,有針對性的招商會招到大商。領導要帶頭學習考察,捕捉信息,謀劃思路。要探索新的招商機制,采取多種方式的招商模式,做到園區獨立招商與打捆招商相結合,大規模造勢推介與一對一洽談相結合,廊外招商與廊內招商相結合,國際招商與國內招商相結合。發揮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的作用,以概念招商牽動園區項目生成、集聚。要做好招商的後期工作,切實提高履約率。

  第五,進一步搞好產業規劃。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肇東、安達的專業化園區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產業規劃。產業確定以後,要圍繞著產業發展配套、要素集聚做深入細致的研究,進而做大產業集群,做強龍頭骨乾企業,做優商品服務品牌,做精園區建設的發展題材。

  第六,進一步推動央企與地方合作。盡快啟動和加快建設大慶石油和石化裝備基地,爭取國家把更多的項目擺放在大慶。加強協調,引導一重、哈電站等集團與我省合作,謀劃組建核電裝備集團,搶佔核電裝備產業高地。深化與哈工大、哈獸研、哈飛等科研院所及企業合作,加快成果轉化,加快發展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

  第七,進一步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抓住國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爭取國家支持,逐步解決建設用地緊張的矛盾和在同一項目區域內土地價格相差懸殊的問題,以保持哈大齊工業走廊在土地使用方面的優勢地位;以省、市、區集中投入為資本金,與開發銀行合作,吸引民間資金進入,建立哈大齊工業走廊信貸平臺;做好項目優選工作,組織申報國家東北裝備制造專項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以緩解建設資金緊張的矛盾;調整優惠政策,加大協調力度,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第八,進一步建立領導乾部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注重綜合評價,設置多元主體,讓上級、同級、下級、群眾充分參與考核評價,全方位、多角度、客觀公正地評價和考核領導乾部。通過強化領導乾部業績考核,提高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步伐的領導能力,進一步增強想事、創業、爭先、創優、奔一流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帶領廣大乾部群眾促進走廊建設規范化推進、規模化成長、集約化發展,成為實現龍江更好更快發展的『廊帶』、『增長極』和『亮點』。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