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省中醫管理局日前出臺了本省中醫臨床人員開展讀經典、做臨床活動的實施方案,規定將考核成績記入業務考核檔案,作為晉級時的參考條件。此舉旨在建設中醫藥強省,將中醫行業打造成為一個具有不斷汲取知識營養、自我更新能力的學習型行業;同時促進全省中醫臨床工作中醫特色更加突出,辨證施治更加規范,診療效果更加確切。
方案規定,『研讀經典』內容分為必讀書目和專科書目。必讀典籍主要是闡述中醫經典理論的醫學著作,凡中醫臨床人員均應認真研習;專科醫籍為供中醫臨床人員根據自己所修專科選讀的著作。必讀典籍為《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四部。對於專科醫籍,省中醫管理局召集有關專家制定了專科醫籍書目,中醫臨床人員可以根據所從事的專業,選讀書目中推薦的專科醫籍。
方案要求,全省中醫專業人員應主動在臨床實踐中運用中醫經典理論解決問題,診療手段應體現中醫特色,在理法方藥上突出中醫經典理論精髓,在書寫病案時應嚴格按照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案書寫規范制作病歷,在查體中應突出中醫四診內容;類證鑒別、病情分析、選方用藥等方面要按照中醫理論結合四大經典和選讀醫籍進行辨證論治,要突出中醫經典理論內容,提倡引用經典原文進行病情分析。同時副高職以上中醫臨床人員每年應按本方案完成50份門診病歷。其他中醫臨床人員每年應完成至少100份中醫住院病歷。
據悉,省中醫管理局把開展『讀經典,做臨床』活動情況納入對各地市衛生局的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對高級中醫臨床人員自學效果測試前10名,今後評選名醫、臨床高級中醫臨床人纔及參加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遴選,將優先從這類人員中產生。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每年底對由本部門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中醫機構開展『讀經典,做臨床』活動情況進行一次年度考核。中醫臨床人員完成『讀經典,做臨床』活動要求的比例超過80%的中醫醫療機構,視為合格。對於當年未取得合格證的醫療機構,責令限期改正,並對未達標人員統一補課。
背景
中醫藥經典著作,尤其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四部經典著作,規定了中醫藥的學術范式,奠定了中醫藥的理論基礎,是有效溝通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對指導臨床實踐意義重大。認真研習以『四大經典』為代表的中醫經典著作,與臨床實踐相互參驗,必將成為提昇中醫臨床水平最重要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