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今年10月7日,人民日報報道哈爾濱市制定《關於進一步精簡文件和會議若乾規定》,確定每周星期一、三、五、六、日5天為全市『無會日』。在『無會日』期間,除特殊情況,原則上不安排全市性、綜合性會議;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批准的全市性會議,每年不超過15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常務副主任董偉俊坐在電腦前向記者介紹,城建系統綠化工作總結表彰會、全市計劃生育工作總結表彰會……年底將近,至少有10個職能部門送報開會文件到辦公廳,都想申請以市政府名義開。他為難地說,『目前一個也沒批,根據市領導要求,辦公廳准備商議,這麼多會能不能合在一起開,表彰通報的文件怎麼發。』記者打趣道:『看來,每周5天「無會日」的規定,你們還在堅持!』
基層乾部松了綁
每周5天『無會日』,做得到嗎?帶著疑問,記者來到松北區。『哎呀,大型會議頻率明顯減少,這個規定可為基層乾部松綁了。』松北區政府黨組成員、區長助理周長河快人快語。
周長河分管全區招商引資、工業園區工作,聯系協調工商等部門,實行規定前,每周三四個半天都泡在會議室,自己手頭一攤事沒法乾,心裡乾著急。他說:『以前,各類會議好像應景走過場,關聯度不大,比坐牢還難受。現在好了,很少陪會,一般一周一次甚至兩周一次會議,有時間組織力量加快落實土地、規劃、工商登記等進度。』與此對應,松北工業園開工率明顯提高,到11月底,就完成了全年任務,預計引資額超過去年200億元。
道外區區長於沐淋也發出同樣感慨:『15個會議套開,市政府9個市長分別講話,一人15分鍾,市長30分鍾,半天就解決了半個月的會議量,真有點酣暢淋漓的感覺。』
一位依蘭縣的乾部說,依蘭離哈爾濱將近300公裡,路況所限,正常走得3個多小時,碰上刮風下雨、降雪結冰,五六個小時是常事,汽油費、路橋費、吃住費用等花費增大了行政成本,也存在安全隱患,開次會不容易,費心、費錢。『現在省心多了』。
部門職能歸了位
高興的還有職能部門。
市經委響應號召,專業性會議明顯減少,摸索出一套『應該乾什麼、能乾什麼、乾成什麼』的三問工作機制,成立了5個工作調研推進組,變召集開會為下去調研協調。紀檢組長佟毓明說:『工作組帶著課題下去,帶著問題回來,反復幾個來回,基層有收獲,職能部門也歸位了。』在市經委組織協調下,13家企業自願聯合,哈爾濱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從零發展到現在年產值7個億。
『《規定》對機關乾部的素質提昇也有直接作用』,哈爾濱市政府研究室綜合處處長方政輝說,『以往純粹的撰文部門對資料思考對比多了,到基層了解情況多了,調研、督促檢查多了。一年下來,閉門造車的感覺沒了,撰寫的材料不再是放空炮、喊口號,會議質量就自然提高了。』
全市性會議減了一半
據統計,全市性的會議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0%左右,各類部門專業性、專題會議也不同程度減少。
董偉俊說,能夠有如此效果,也得益於哈爾濱市電子政務的廣泛應用,八區十縣(市)在內總共有38個視頻終端,所有非涉密文件都實行網上報送、網上審批,僅無紙化辦公一年就節約300萬元行政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