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11月中旬,明水縣明水鎮向榮村農民孫艷輝一家喜遷新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房,這是明水縣農村泥草房改造給農民帶來的福祉。今年,明水縣像孫艷輝從泥草房搬進新磚房的人家有1800多戶,他們說,這個冬天很溫暖,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帶來了『充足的陽光』。
記者從市建設局獲悉,今年我市現已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5.254萬戶,建築面積420多萬平方米,投資29.42億元。全市6個省級泥草房改造示范村完成泥草房改造577戶,建築面積5.19萬平方米,投資4100萬元。
我市是全省泥草房較多的地市之一,磚瓦化率51%。泥草房建築面積為3521萬多平方米,泥草房戶數50.29萬戶,危舊房戶數為5.77多萬戶,多分布於蘭西、青岡、明水等西部國家、省級貧困縣份。
我市抓住全省農村泥草房改造給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良好機遇,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原則,規劃引導,基礎先行,產業支橕,突出特色,將泥草房改造與村鎮建設生態化、風格化、特色化相結合。加大對上爭取政策資金扶持,盡可能提高泥草房改造的補貼資金比例,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明水縣永興鎮務本村農民得知泥草房改造的惠民政策後派村民代表到縣政府,表示要主動改造泥草房的願望。當得知縣財政不能大面積補助時,村民表示可先蓋後補,也要抓住政策扶持機遇,改善居住環境。今年,務本村改造了248棟泥草房,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安達市對示范村———青肯泡鄉農義村每戶改造補助資金累計達2萬元,全村25戶泥草房建成了節能房;舊房改造每戶補助1萬元;7戶貧困戶市政府補助每戶3萬元,5戶特困戶由政府整合資金統一建房。望奎縣委書記劉維權主持的省級示范村衛星鎮廂蘭頭村泥草房改造,幫助落實了150多萬元建設資金。今年,廂蘭頭村改造了243戶泥草房,磚瓦化率達83%,村民不僅住上了磚房,有14戶村民住上了樓房。
改造工作不斷創新,不僅環境改善,還有利於土地整理,促進經濟發展。青岡縣以小城鎮、中心村為中心,通過泥草房改造促進人口向縣城、小城鎮、中心村集中,政策鼓勵50戶以下的小屯人口向中心村轉移居住。今後,低於50戶的屯原則上不再考慮審批建房,促進中心村集中改造。還以5個建制鎮為載體,實施土地規模經營,鼓勵有條件農戶借改造泥草房到小城鎮建房居住。在小城鎮闢建產業發展功能區,提供就業創業平臺。青岡縣泥草房改造還突出了『一村一品』、『一街一景』的風格。據興華鎮鎮長關有志介紹,興華村投資684萬元改造泥草房75戶,整理出耕地近1公頃。明水鎮春光村一個自然屯實行整體搬遷改造,建設了磚瓦化高標准住宅小區,改造48戶泥草房,可復墾土地五六千平方米。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泥草房改造同步。廂蘭頭村近兩年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修白色街路23公裡,安裝路燈61盞;建設了幸福小區文化廣場;修硬質邊溝6000延長米,栽植樹木2400株、榆樹牆4000延長米;建起村委會、衛生所、農民浴池一體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明年,這個村將改造剩下的217戶泥草房,配套建設基礎設施。興華村與鎮政府一同打造鎮村新環境,投資112萬元修建白色道路6條,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3700延長米磚混排水溝,進行了綠化、亮化、香化工程建設。青岡縣建設鄉新合村改造新建的磚房,有上下水,還采用了電取暖、沼氣池、太陽能等新型能源舉措,村屯道路硬化、街道綠化、庭院美化等建設配套跟上。
據了解,今年通過泥草房改造,我市農村磚瓦化率提高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