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市民為"治痰工程"支招:痰多及時就診隨身攜帶用具
2008-12-05 16:01:1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5日訊 連日來的冷空氣,讓不少哈爾濱市市民患上了感冒,街上隨地吐痰的人也多了起來。與此同時,道裡區在哈爾濱市率先開展的『無痰跡』公園、廣場等示范創建活動也正如火如荼。如何能讓人們既解決生理需求,又能夠『一吐為快』?讀者和市民紛紛建言獻策,為『治痰『出招。

  痰多及時去就醫

  一口痰的危害有多大?很多人難以說清楚,但吐痰會傳播疾病人人都知道。退休前曾做過醫生的南崗區教化社區居民齊大爺看過本報關於『無痰跡』示范活動的報道後說,隨地吐痰的行為不可取,但痰不是人類的敵人,從醫學角度講,產生痰是人體呼吸道排污的結果,但痰多可能是病,應視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

  齊大爺還介紹說,在人體所有的分泌物中,痰所傳播的疾病最多,痰中含有幾百種細菌、病毒和真菌。有報道說,結核病人1毫昇的痰中就含有1億個以上的細菌,痰中的結核杆菌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可在室內存活數月甚至數年。所以人們要從生理原因上先進行消痰,餐後漱口、刷牙等都有助於減少痰的產生。

  吐完痰包起來更文明

  『我也知道隨地吐痰不衛生、不文明,但口中真有痰了也不能咽回去呀?』『那你不會兜裡揣張紙包起來?』『那多惡心啊,不就是往地面上吐一口嗎』……近日,記者在斯大林公園采訪時,在一處設置吐痰袋的地方聽到了兩個年輕人關於吐痰的對話。

  據了解,在哈爾濱市大街小巷像這樣對吐痰不以為然者大有人在。市民許先生說,其實只要大家多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好吐痰者出門時帶紙巾、手絹、紙袋子,或直接吐在垃圾桶中等,會顯得更文明一些。政府部門提供的吐痰紙、吐痰袋只是起到引導作用,治理隨地吐痰是全社會的責任,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吐痰包起來,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

  倡導公德比罰款更有效

  對眼下政府部門開展的『治痰工程』,很多市民表示贊成,畢竟人人都願意生活在衛生文明的城市裡。不過多數市民認為,治理隨地吐痰要堅持長效機制,不能搞『一窩蜂』,在進行文明勸導的同時,要采取一定的懲戒措施,但懲戒絕不是簡單地罰款。

  大學教師姜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應該從『知榮辱』的高度來治理隨地吐痰這一頑疾,讓每個人都視隨地吐痰為丑陋,政府部門和媒體也要將禁止隨地吐逐漸轉移到『有痰怎麼吐』上來,在社會上形成一人吐痰大家噓之的氛圍,纔能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