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專家呼吁:一面坡百座歐式建築亟待保護
2008-12-06 15:50: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湯文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訊 記者日前從尚志市文管所了解到,在一面坡鎮,有百餘座中東鐵路時期修建的歐式建築,雖經百餘年風雨剝蝕,建築主體依然完好,這些歐式建築的『精華』集中在相連的幾條小街上,形成了具有濃郁歐洲風情的建築群落,但由於這些建築大多用於居民住宅,在建築間夾雜了許多棚廈、私接房屋等,使建築的安全性受到威脅。專家呼吁,有關部門應傳承、保護性開發這一建築群,將其建設為獨有的旅游風景區,使這一歷史文脈得以延續。

  一面坡曾開行國內首列『旅游列車』

  據有關專家介紹,一面坡車站始建於1898年9月,1901年11月4日開始臨時運營,次年建成了火車站捨,1903年7月正式運營。該站為中東鐵路東線的折返站,設立了機務段、水電段、車輛段等機構,興盛時期有四五百名俄國鐵路員工在一面坡工作、生活,由此衍生了百餘座員工住宅,以及公寓、俱樂部等歐式建築。

  該鎮天橋路20號的二層建築建於1904年,為中東鐵路管理局在此建造的俱樂部兼療養院。專家介紹,上世紀20年代初,鐵路當局開行了稱作『列車旅館』的高級旅游列車,往返於哈爾濱、一面坡之間。據了解,這是在中國開行的首列『旅游列車』。

  建於1921年的一面坡機務乘務員公寓,為城堡式建築,整個建築呈『日』字形狀。當時,中東鐵路機車乘務員在一面坡換班,都在這座俗稱『大白樓』的乘務員公寓待乘。

  建於1904年的一面坡兵營,則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按照當年中俄簽訂的條約,俄國無權在鐵路沿線駐紮軍隊,但沙俄公然違反條約,1897年12月組成了『護路隊』,從海參崴經陸路進入東北。一面坡地處險要之地,沙俄『護路隊』在此設段建兵營,踐踏了中國的主權。

  別致的藝術風格,使俄式建築成為城鎮『一景』

  分布於一面坡大街小巷的歐式建築,造型獨特,風格各異,各成一景。對此,多年從事中東鐵路沿線俄式建築研究的哈爾濱鐵路旅行社黨委書記武國慶有著獨到的見解。

  武國慶介紹,一面坡站捨為磚木結構的一、二層建築物,采用俄羅斯傳統的磚砌牆體,出入門口上設弧形鐵皮雨搭。

  鐵路俱樂部則是俄羅斯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設計采用『橫三段、豎五段』的構圖方法,突出軸線,講求對稱,強調主從關系,用『愛奧尼柱』控制中心,統帥全局。多變的門窗、牆身與山花的浮雕,更加豐富和展現了古典主義的特征。室內木質牆裙、石膏花雕,充滿宮廷氣息。

  機務乘務員公寓舊址,是俄羅斯古典主義建築。變幻的門窗,透出建築的靈氣,豐富多彩的山花與牆身浮雕,相應增輝,蔚為壯觀。建築主體為兩層,中央部分以古典壁柱為主體,非對稱構成,造型簡潔、嚴謹、勻稱,總體效果和諧均衡,主次分明。檐下的俄文建築用途標志清晰可見。


 

  安全性受到威脅,這些建築亟須保護

  記者走訪發現,數十座處處透著美感的歐式住宅,夾雜在普通民居中,與棚廈、私接房屋、燒柴等為伍,安全性受到威脅。

  從中東鐵路俱樂部遺址前行,小街南側,一座風格簡約的木板房粉刷一新,這座住宅的大部分被其他建築遮擋,使人難以見到其美麗容顏的全貌。與該建築相對應,馬路北面,另一座木板房『原裝』的木質門廊尚在,遺憾的是,這座住宅的主人為了增加使用面積,用破舊木板、紙殼等物釘在門廊的廊柱上,大煞風景。門廊的後面,住宅的主人還接出了另一座小房子,破壞了木板房的完整性。

  記者發現,為了增加使用面積,大多數俄式住宅都被加蓋了棚廈、耳房,影響了建築景觀,燒柴、易燃物也影響了建築的安全性。

  即使保護較好的大型建築,也附加了一些破壞建築風格的物件。在中東鐵路療養院二樓大廳,四周建有歐式建築柱子,以及帶有木刻的拱門。如今,近200平方米的大廳被分割成一個個小格子,破壞了大廳的完整性。當年的兵營,如今只剩下了空殼,門窗基本丟失殆盡。

  專家呼吁:建設成歷史文化旅游景觀

  據了解,省第三次文物普查辦組織專家到一面坡乘務員公寓遺址考察時,專家對該建築給予高度評價說:『這是東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城堡式」建築,可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一面坡采訪時,尚志市文化局局長兼文管所所長何樹嶺對如何保護性開發建設旅游一條街,談了自己的設想。他說,一面坡的歐式建築,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中東鐵路的發展史,它見證了中國國家主權被踐踏的屈辱歷史,也見證了日軍侵華,其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同時,這一建築群風格的多樣性,藝術成就的深刻性,即使在大城市也難能可貴。因此,在這裡開發旅游一條街具有良好前景。

  尚志市文管所副所長鄧樹平認為,一面坡歐式建築主體、外觀普遍保持著良好狀態,只要將影響建築安全的棚廈、私接小房拆除,將居民的院落改造成統一的歐式木柵欄,就可再現當年的風采,可謂投資少、見效快。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