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隨著城市的發展,哈爾濱市的清雪面積逐年擴大,隨之而來的清冰雪費用也大幅增加。據了解,清冰雪費用主要由市、區政府撥款,餘下部分由受益百姓來承擔,可受益百姓承擔的這筆清冰雪費收取卻很困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費用不清心存疑問
魏先生在道裡區有一處小門市。11月18日,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讓他交1000多元的清雪勞務費(包括人工費和運費),他告訴工作人員自己可以清理門前的積雪,但工作人員還是讓他交納運雪費。魏先生說,他是無業人員,東湊西湊纔開了這麼個小店,1000多元的清雪費用對於他來說負擔太重了。他想問1000多元的清雪費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徐女士在香坊區開了一家小賣店。11月末的時候,街道辦事處通知她交納清雪勞務費,費用標准為每人承擔12平方米,每場雪每平方米3元,按10場雪收取,一共交360元,如拒絕交費將罰款。徐女士說,她家的小賣店還處在虧損中,這筆費用對她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她質疑為什麼每人承擔12平方米?為什麼按10場雪收取?難道不能下一場雪收一次錢嗎?面對這些疑問,魏先生和徐女士都拒絕交納清冰雪費。
清冰雪法規不完善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不同的地區,相應的清除冰雪責任人也不同,如果清除冰雪責任人不能自行清理冰雪,可以委托相應的部門清理冰雪,費用為每清一次冰雪每平方米3元。至於清除冰雪責任人承擔的清除冰雪責任區,清雪面積由街道辦事處或地區管理機構具體劃定。責任人未按規定時限和標准清除責任區內冰雪的,按責任區面積處以責任人每平方米10元罰款。
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雖然清冰雪有相應的法規,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街道辦事處不可能非常准確地測量每塊清雪責任區的面積,也沒有那麼多人力下一場雪收一次費用。所以,大多街道辦事處的做法是粗略地測量一下清除冰雪責任區的面積,並提前收取8場或10場雪的費用。雖然法規中規定,對於沒有及時清理冰雪的責任人可以進行罰款,但街道辦事處沒有執法權,對於不清理冰雪和不交費的人沒有一點辦法。
應該誰受益誰出資
市民姜先生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的『門前三包』、大人小孩齊上陣清冰雪的情況,已經轉變為清冰雪公司、街道辦事處、專業清冰雪人員來清理了。這種轉變,也伴隨著清冰雪由不需要資金支持到需要資金支持,資金從哪來?除了政府的專項撥款外,應該本著『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有關部門應進行充分的調研,結合實際情況來完善相應的法規,使百姓費交得明白,清雪單位費收得合理,讓城市的環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