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在高校為地方經濟做貢獻的進程中,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直是一面旗幟。國內首臺數控纖維纏繞機、國內首條『600型全自動稱重、包裝、碼垛生產線』、國內首部帶有面部表情的機器人……一項項漂亮的科研成果,有著同一個標簽——哈工大研發。這些科研成果的誕生一次次為龍江經濟的騰飛補充著能量,一次次令老工業基地的發展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研發為龍江破除發展羈絆
曾經,國內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大部分依賴進口是我國機床行業從業者心中揮之不去的痛。如今,這種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已經被打破了。哈工大與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並聯機床實現產業化,產品已研制到第三代——『七軸聯動混聯式並聯加工中心』,目前有4臺成功地投入到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加工生產線並穩定運行。哈量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家虛擬軸並聯加工中心進入商品化階段的高檔數控機床生產企業。
不僅如此,哈工大充分發揮在機械、數控等方面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挖掘市場渠道,與哈量集團、齊齊哈爾一重、一機床、二機床等國有大中型骨乾企業合作,全面參與高檔數控機床與裝備等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
哈工大校長王樹國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辦學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為整個社會服務,既為黑龍江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也要為支橕國家未來的支柱產業以及支柱產業所急需的前沿性科技研究和高層次人纔需求服務。遵循這一辦學理念,哈工大全力為國家發展、國防、航天、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行業先進技術的研發作出貢獻,在產學研結合與科技產業化方面一直走在全國高校前列。近兩年來哈工大承擔了100多項省市項目,為企業的科技進步和發展提供了長期的技術儲備。
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以來,哈工大同省內企業、高校、院所合作獲得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橕計劃100餘項,經費總額3億餘元,為我省80%以上大中型企業承擔過技術改造和技術服務項目。
成果產業化帶來輻射效應
機器人系列項目是哈工大直接參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以技術創新服務龍江科技振興的一個范例。1989年10月,國內第一條『600型全自動稱重、包裝、碼垛生產線』在哈工大研制成功,並在大慶石化總廠塑料廠投入生產使用,掀開了國產自動稱重、包裝、碼垛生產線應用的新篇章。為使該科研成果更好地實現產業化,1997年9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教授、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孫立寧教授、副所長鄧喜軍教授等人共同發起,創辦了高新技術股份制企業——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據該公司總經理鄧喜軍介紹,博實公司是我省唯一被國家科學技術部認定的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博實公司高新技術產品的產業化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優勢的產業鏈。據統計,如今國內為博實做配套的企業有近千家,僅我省就有50餘家,吸納就業3000多人,其中不乏受益於博實的訂單而起死回生的企業。哈爾濱萬鑫機械廠原本是只有幾名工人的小企業,成為博實的配套商後,生產加工能力大幅提高,如今已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廠房。困難企業東光機械廠也是靠博實的加工合同在很短時間裡起死回生的,僅去年就從博實得到了1000萬元的訂單。
獲得省長特別獎和經濟振興獎的大型生產線變頻調速技術項目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又一案例。該技術及相關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分公司的5套大型?綸裝置和特種?綸纖維中試車間的2套生產裝置上,其指標達到同期世界先進水平,?綸紡絲合格率達到99.6%以上,年增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以該技術為基礎進行的3項前沿研究已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該項目不僅讓多個大型企業扭虧為盈,還盤活了數億的國有資產,解決了大批員工的就業,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科研成果服務民生
破解飲用水污染,哈工大身先士卒。哈工大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我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及水質保障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的標志性研究成果: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解決了東北地區地下水高鐵、高錳問題;高濁度水處理與控制技術解決了黃河流域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用水安全問題;高濃度醫藥廢水處理技術解決了我國醫藥行業廢水處理的難題;在國內率先提出『多尺度城市水循環』、『水的健康循環』等概念,率先在國內建立了松花江流域硝基苯突發污染事件應急對策與決策支持系統……
公路檢測,哈工大積極獻智。哈工大交通學院研發的路面綜合檢測車『哈工大探路者』就是結合我國路面養護管理系統的需要而開發的。該車已為吉林、黑龍江、天津、河北、廣西、廣東檢測了近3萬公裡的公路,是國內最貼近養護決策實際的系統。
研發教學機器人,哈工大敢為人先。2005年4月,哈爾濱市的一家幼兒園有了3位特殊的機器人老師,它們不僅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教他們唱歌,還有豐富的表情。該機器人的研發人、哈工大(深圳)機器人工程技術中心鮑青山老師告訴記者,那些機器人老師是我國首批帶有面部表情的機器人,它的形象設計是科技人員在征求了眾多兒童的意見後,從數十種設計方案中挑選出來的。它可以提供適合不同兒童需要的教學內容,如唱歌、講故事、說唐詩等。此後,哈工大又在國內率先研發了數款教學機器人。2005年9月,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與哈工大(深圳)機器人工程技術中心聯合,在哈爾濱確立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在內的41所學校成為機器人教學實驗試點,並將相關機器人教學科目列入學校基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