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評論:創新辦學模式 創造發展空間
2008-12-10 10:45: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0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全文如下:

  30年間,哈爾濱醫科大學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人纔強國戰略,為社會負責、為人民負責,形成了規模不斷壯大、質量不斷提高、專業日趨合理、效益顯著提高的醫學教育特色體系。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需要一大批能夠站在時代前列、能夠與世界醫學發展接軌的高精尖醫學人纔。醫學院校必須不斷提昇教學質量,纔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哈醫大面對教育大變革、大發展、大跨越的機遇,堅持以質量為立校之本,先後通過全國高等醫學教育七年制評估、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第一所參照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全球標准正式評估的醫科學校。

  改革開放使創新辦學模式成為可能,為醫學院校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哈醫大突出加強國家理科基地、臨床教學基地、創新基地建設,形成一批國家、省和學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重點實驗室和精品課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科、藥理學科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外科學(普外)學科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省部委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37個,省級重點學科32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臨床醫學、麻醉學、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藥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預防醫學人纔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確定為國家人纔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加速教學科研成果轉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哈醫大始終關注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醫學教育的需求,注重教學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及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6項、部省級科研成果獎240餘項;承擔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50餘項。各附屬醫院積極應用醫療新技術,冠狀動脈架橋、微創技術、腔鏡技術等不斷創新,同種異體器官移植成為醫療特色,心髒移植、劈裂脾移植、雙手移植、單全臂移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腸癌的綜合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一例異體原位心髒移植患者生存時間和質量居亞洲之首;肝髒移植患者存活達11年,列國內首位;劈裂脾移植手術開創國際先例;手移植數量居世界首位,東北三省首例試管嬰兒在哈醫大附屬醫院誕生。哈醫大研制的亞砷酸注射液治療M3型白血病取得世界性突破,患者最長存活時間已達32年。

  醫學高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必須以服務社會為終極目標,纔能在培養人纔、科技創新、服務社會上不斷做出新貢獻。自建校以來,哈醫大不僅培養了大量的優秀醫學人纔,而且建立了扶貧醫院、捐贈網絡、遠程會診、平民醫院等一系列幫扶體系;『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橕計劃黑龍江省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應用示范研究重大項目,積極推進解決農村看病難問題;哈醫大—哈藥集團生物醫藥工程研發中心,積極引領老工業基地醫藥產業迅速發展壯大。(作者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