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師大以"青年馬克思"為平臺延伸活動
2008-12-10 14:06: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0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哈爾濱師范大學緊密結合實際,繼續發揮一貫重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傳統和專家學者集中的人纔優勢,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為平臺,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向全校青年學生廣泛延伸,確保了科學發展觀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擴大了學習實踐活動的覆蓋面。

  一是組建教育團隊,開展宣講活動。吸納從事馬列主義相關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從事黨政管理的領導、從事社會科學教育的知名教授、從事企業管理的青年企業家和專兼職輔導員、班主任等組成教育團隊,下設『專業理論導師團』和『成長實踐導師團』兩支導師隊伍,按照1:2的師生比配置導師。由知名學者專家組成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宣講團,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解放思想、加強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科學發展與和平發展、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尺度與個人尺度等問題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班和廣大學生中進行了精彩透徹的宣講。明確了『踐行科學發展觀、回首輝煌三十年』的活動主題,注重突出社區掛職、西部支教、企業兼職、社會援助服務等實踐特色,全面培養面向基層的馬克思主義青年傳播者。為確保科學發展觀教育真正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學校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在大學生政治理論課中安排了8學時科學發展觀的教育內容,真正做到了學習實踐活動面向全校學生的廣泛延伸。二是成立學生社團,深入調查研究。在鄧小平理論研究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的基礎上,學校又成立了和諧社會研究會、科學發展觀研究會和大學生生態文明研究會等學生社團組織,探索出了『讀原著、聽導讀、開論壇、辦刊物』的四步學習方式。各社團組織在校團委的指導下,通過開展學校共青團工作、社團建設大調研、科學發展金點子征集活動、以『學習科學發展觀、促優良學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百場報告會、『齊學科學發展觀,共譜師大和諧曲』主題團日和『找差距、強素質、促發展、當先鋒』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等豐富了活動的內容和載體。先後開展了『新農村建設』、『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等專題調研、實踐活動,先後完成了『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與龍江文化建設若乾問題』、『黑龍江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等課題研究。學校將形成《學校團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集》、《『共譜師大和諧曲』——師大學子科學發展金點子集》兩本匯編。

  三是發揮學生優勢,服務社會。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組織成立了『科學發展觀大學生宣傳隊』,多次開展科學發展觀宣講活動,真正使理論走出課堂和校園,走進街頭、廠礦、社區和村鎮。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沙曼社區,經濟專業的同學分析了宏觀經濟形勢,並就近期中央一系列重大經濟舉措向社區的同志和居民詳細介紹了黨對擴大內需、加強社會保障的政策導向。學校西語學院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自發成立『愛心服務社』,開展社區特殊問題兒童自強自助活動,在學校周邊林興小區等社區,組織單親家庭、貧困家庭兒童組成『自強班』,他們與這些兒童結成互助對子,擔當他們學業與人生上的老師。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專業的十幾位學員,自發促成『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大學生社會心理服務隊,到哈爾濱社會流浪人員救助站,為外地流浪人員開展了義務心理救助活動。

  四是進行廉政教育,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校黨委適時認識到廉政教育應從學生抓起,應充分利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這一平臺,在學生中進行廉政教育、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及時將廉政文化教育納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教學體系中,並研究確定了以學習有計劃、活動有主題、調研有成果的『三有目標』,拓展學習內容,創辦了『大學生廉政文化論壇』。通過抓學習、抓骨乾、抓實踐、抓成效『四個環節』,初步形成了學生骨乾專題學習會、學生團乾部理論學習班、團員青年理論學習征文、理論研究會學習活動月上下互動的『四個層面』,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學習氛圍,在提高大學生骨乾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骨乾的廉政意識教育。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