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省通信管理局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不斷將學習成果應用到電信改革與實踐中,緊緊抓住基礎電信企業重組這一有利契機,著力破解制約電信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推動全省電信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是著力解決重復建設問題,推動電信企業快速發展。為有效解決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這一制約電信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省通信管理局把抓好電信設施共建共享工作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重組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對通信管線、基站、鐵塔等基礎設施實行統一規劃、集中管理、科學配置、有效利用。研究制定電信網絡共建共享實施細則,對新建電信設施必須共建作出嚴格規定,用制度強化對電信資源的管制,以保證電信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對新建的電信設施實行告知制度,由建設單位告知其他企業,企業有相同光纜路由和站址建設需求的必須共同建設,其他企業已有網絡資源的要共用共享。加大對違反共建細則企業的查處力度,對於違反共建共享實施細則規定的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並在全省通報批評,以嚴格的措施確保共建共享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加大電信監管力度,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省通信管理局堅持把提高服務質量、讓用戶滿意,作為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理念,加強企業軟件建設的重要舉措,研究制定了強化監管工作的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和水平。公布12300舉報電話,建立閉環的管理流程,規定處理時限,充分發揮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的作用,確保每一件服務申訴都得到滿意答復。建立短信違規舉報平臺,方便用戶舉報,嚴厲打擊短信強制訂閱、短信欺詐等違規行為。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一經發現並確認有違規行為的短信經營者立即斷開連接。著力取消吉祥號設置『低消』,對已使用的吉祥號碼按照合同執行,新的吉祥號碼不再設置最低消費,並進行吉祥號碼拍賣試點。實行手機單向收費制度,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資費套餐,不得設置任何限制,最大限度地維護消費者權益。
三是加強通信保障和應急處理能力建設,確保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面對當前自然災害頻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重要通信要求越來越高的嚴峻形勢,省通信管理局研究制定了全省各級重要通信、應急通信保障預案,隨時准備應對突發事件。研究出臺關於加強互聯網管理的相關規定,建立互聯網管理聯動機制和管理平臺,切實通過加大投入,完善機制,提高能力,進一步強化防汛、抗震、森林防火等預防抗擊自然災害等重要通信建設,加大應對社會突發事件、群體事件的通信保障力度,有效確保在各種情況下的通信暢通和網絡信息安全。
四是實施『村通工程』,努力實現電信全覆蓋。省通信管理局把電話和網絡『村通工程』作為加強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和推動科學發展觀深入落實的重大舉措,在完成全省行政村通電話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努力把村通工作向自然村和農、林場延伸。2009年計劃投資2億元,解決50個農林場和190個自然村的通信問題;同時,加大寬帶互聯網的建設力度,實施光進銅退,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切實通過大力推進農村通信建設和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全面提高農村電話和互聯網普及率,努力向『自然村村村通電話、行政村村村能上網』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