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省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研究員郭淑梅近日發現了著名作家蕭紅於69年前創作的短篇小說《梧桐》,該小說從未被學術界提及,也是《蕭紅選集》、《蕭紅全集》從未收入的作品。
郭淑梅介紹,她是11月末在香港調研期間發現《梧桐》的,這是學術界從未提及的小說,也是《蕭紅選集》、《蕭紅全集》從未收入的作品。據郭淑梅考證,《梧桐》是蕭紅在重慶期間創作的小說,創作日期是1939年7月24日,1939年8月18日(星期五)發表在香港《星島日報》星座副刊第375號頭題。同期『星座』還連載了端木蕻良的長篇小說《大江》135期。1939年,詩人戴望舒在香港主持《星島日報》星座副刊,曾向居於重慶的蕭紅和端木蕻良約稿,蕭紅的短篇《茶食店》、《花狗》、《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和端木的長篇小說《大江》均發表於1939年戴望舒主持的星座副刊上。《梧桐》是蕭紅晚期創作中手法圓熟、用詞精美、具有簡約之風的短篇力作。也是研究蕭紅流亡途中『懷鄉』思路,解讀蕭紅不斷將戰亂中的普通百姓納入創作視野,心系東北流亡者的關鍵。《梧桐》在蕭紅短篇創作中無疑佔據突出地位,對蕭紅生平創作的發展軌跡及風格變化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
短篇小說《梧桐》講述了為避戰亂從關外一路逃難到上海、武漢又逃到重慶鄉下的張家老太太溢滿鄉愁的懷鄉故事。蕭紅1939年在重慶期間,經歷了身心重創,先是孩子夭折,後又親歷了日軍飛機的狂轟亂炸,到處躲警報,但還是堅持創作了短篇如《茶食店》、《放火者》、《花狗》、《長安寺》等描寫戰亂生活場景的故事。但其中均未出現過東北人。《梧桐》則以一位關外逃避戰亂的張家老太太為主角,將離亂中的東北鄉愁和歸途無望寫得動人心魄。
郭淑梅說,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天纔的多產作家,她『從異鄉到異鄉』,始終保持了特立獨行的東北女性的綽約風姿。在創作理念上她超越了同時代的許多作家,以關注全人類的宏大襟懷留下許多經典之作,影響廣泛而深遠。此次《梧桐》的發現,不僅為研究蕭紅生平和創作提供了最新文本,而且為黑龍江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增添了濃重的一筆。